(1)一隻母狗
——惡口罵僧累世轉狗
一時,佛在印度舍衛城,(古稱奢婆提城,位於靈鷲山附近)。有一施主,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⑴。這位施主也喜歡一些外道宗派,他娶妻後,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不久,其妻有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相貌端莊的孩子,其身金色,頭如寶傘、鼻形妙高等種種相好。施主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並用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種食品喂養他,這個孩子如海中蓮花般地很快成長起來。當他會自己行走玩耍時,施主買了隻小母狗給兒子玩。這隻小母狗很快樂,也很聰明:對外道不好,對內道歡喜。每次見到外道信徒總是不高興,跑去咬他們,把他們的衣服咬爛;但見到內道比丘時非常高興,去舔他們的腳,搖自己的尾巴或是繞轉等等作一些恭敬的行為。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Buddha),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⑵、七菩提支⑶(Saptabodhyanga)、八解脫⑷、九等持⑸和十力⑹等無量功德,如來獅吼聲傳遍三界並以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一切眾生,哪些眾生興盛、哪些眾生衰亡;哪些眾生具損害性、哪些眾生具善根性;哪些眾生墮惡趣、哪些眾生從中得解脫;哪些眾生具七聖財⑺(Saptadhana)等等。如是觀察眾生的種種因緣,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的。同時,聖者羅漢⑻(Arahan)亦如是。
當時,世尊大弟子之一——聖者舍利子⑼(Sariputta)用聲聞眼來觀察世間,
知度化施主的因緣已成熟。一天早上,舍利子身披袈裟(Kasaya),手持缽盂
注:⑴多聞天子: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為護法並恒施福之神。法華義疏雲:“恒護如
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子。”
⑵四無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
⑶七菩提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念覺支、定覺支、行舍覺支。
⑷八解脫:又名八背舍,違背三界之煩惱而舍離其縛纏之八種禪定
⑸九等持:四禪、四無色及滅受想定(亦名滅盡定)。
⑹十力: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根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
三三昧之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智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
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
⑺七聖財: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定慧財。
⑻羅漢:小乘極悟之位名,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
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
⑼舍利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譯為秋露子,被譽為“智慧第一”。
(Patra)到舍衛城化緣去。當走近施主家時,那隻母狗遠起相迎,一如既往,舔舔舍利子的雙足,又搖搖尾巴,然後右繞三匝,作出非常恭敬的樣子。施主見此情景,心想:這隻狗真是很有善根!它隻不過是墮入惡趣的眾生之一,卻對這位比丘如此的恭敬,此比丘肯定是位大德。一個傍生尚能如此,我畢竟是個人更應對他恭敬承事。便親自迎請舍利子,祈求到他家應供,尊者默許了。施主心生歡喜,將尊者請入家中,敷高座,並親手供養飲食,尊者也如理受食,飯食訖,準備洗缽,施主知受供圓滿,便祈傳法。舍利子以神通觀察他的根基、意樂及隨眠煩惱,傳授了相應的佛法。因聞法的不可思議加持力,施主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⑽(Sakaya-Dithi),得到聖者預流果⑾位(SotapannaPhala)。舍利子與他交談良久便回去了。得果後施主生大歡喜廣行布施,求施者從四麵八方蜂湧而來。其財源如井水般令眾生取之不竭。施主也常請舍利子應供,並為母狗祈求傳法。舍利子給它傳了相應的法,母狗也以恭敬心來聽受。這時,施主心想:我現在得到聖果,還是這隻母狗的恩德。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的話,我也不可能供養尊者,更不可能得到聖者的果位。對我來說,母狗的恩德確實很大。從此,他更加善侍這隻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