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和打眼看起來是一對冤家,但是有著共同的樂趣,同樣使人迷戀、上癮,隻不過享受樂趣的人不一樣罷了。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叫不嘟嚕的王爺,這老小子沒什麼糟踐錢的嗜好,就是喜歡仿製各種各樣的古玩,據說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一般行家難以分辨出真假。隻要做出什麼精品馬上就跑琉璃廠,化妝成普通老百姓,等著人打眼上當。
這哥們當然不缺錢花,等著買主交錢拿貨之後,就派人暗中跟蹤。往往買主正在家裏高興的給祖宗磕頭燒香呢,不嘟嚕便從天而降(也就是形容一下,千萬別以為這老不正經的王爺,讓人用投石機把他送進去的。),是瓷器就砸,是書畫就撕,反正總的把從自己手裏出去的這件東西給破壞了,然後哈哈大笑一陣當場揭穿,看著買主塊崩潰的表情,心滿意足的把貨款留下,揚長而去。
久而久之,常去琉璃廠得人沒有不知道有那麼一個老神經病,即使他手裏的東西再精美、再逼真也不會有人上當受騙。連著幾個月沒開張,這爺們就鬱悶了,知道自己這買賣是做不下去了。正巧趕上太後大壽,老爺子居然把注意打到太後頭上了。
老頭一連倆月沒出門,在家裏摹出了一份蘇東坡的墨寶。到了太後大壽那天,滿朝文武紛紛獻上自己的賀禮。這哥們看著文武百官獻上的一件件壽禮,心裏那個美就別提了,雖然都是價值連城的東西,可沒有一件能和自己手裏這件蘇東坡的真跡相提並論。
但是讓不嘟嚕沒想到的是,大貪官和珅獻上的壽禮居然是一副和他手裏一摸一樣的蘇東坡的真跡。自命風流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一看也傻眼了,這兩幅字看起來居然一摸一樣,可他總應該有一副是假的呀,蘇東坡又不是複印機,一寫就是兩份。乾隆皇帝看了半天,心裏就犯嘀咕了,自己個兒把墨寶在大江南北都留便了,可一副字的真假都看不出來,傳出去還不讓人笑話。眼珠子一轉悠,把劉羅鍋、紀曉嵐一幹人等叫了上來,今兒不是太後大壽麼,朕就來個鑒寶大賽,考考各位愛卿的眼力價,猜對了有獎,猜錯了也沒關係。
要說不嘟嚕的手藝高明,那是沒錯,可也沒到了和真品放一塊都看不出來的地步,也就是攤上乾隆這麼個不開眼的皇帝,要是換了宋徽宗,早把它撕了。羅鍋子這幫人看在眼裏,心裏明白,可一位是皇帝的寵臣,另一個是王爺,誰也不敢得罪,紛紛表示奴才該死,昨兒晚上偷看人上廁所,起了針眼,看不大清楚,還往聖上明示。最後輪到紀曉嵐的時候,乾隆爺有點不高興了,紀曉嵐你不是號稱大清第一風流才子麼,你要是也看不出來,以後也別風流了,進宮來陪著朕吧!
紀曉嵐一聽脊梁骨直冒冷汗,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前些日子龍顏一個不高興,差點把羅鍋給弄死,虧的老劉機靈,躲過一劫,要不然老愛家雖然痛失一位重臣,可老劉家就痛失一條重命,而自己今天要是過不去這一關,自己身上這根最重要的柱子就要痛失了。心裏直罵娘:也不知道那個王八蛋,給自己起的“大清第一風流才子”的外號,總結個什麼狗屁經驗,非排最後一個,早知道這樣的結果,第一個就衝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