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若逸剛喝下去不久就放了個屁。
伊琳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死琳琳,你等著。”老頭瞪她一眼。
接著往茅廁的方向去了。
“我等著,哈哈。”
*
“姿勢擺正,嗯,對了,頭看向前麵,沒錯。”此時若逸正拿著鞭子指導伊琳做馬步,姿勢不對,指導一下,再不對,抽一鞭子再說。
伊琳已經見識過那鞭子的威力了,一鞭下去地板都碎了,她隻好乖乖練起馬步。
因為經過兩年時間的調養,她的身體也很結實,第一次蹲馬步也勉強夠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就坐在椅子上大喘粗氣,若逸搖搖頭。
這丫頭的體質太弱了,浪費我的草藥。
如果讓若伊琳聽見,保證一個大拳轟去。
泥馬,還弱,在現代像我一樣大的孩子蹲十五分鍾都不行,還弱!
若逸持著鞭子說:“俗話說‘入門先站三年樁’這‘樁’指的是馬步……”伊琳撇撇嘴,心想:我學過武,知道這個道理。
“你知道我為什麼讓你蹲馬步嗎?”
“學武嗎?”
“不止。”
伊琳裝懵懂,說:“那還有什麼?”
“鍛煉身體,紮馬布如果紮得好,有強身健體,如果下盤穩固,還能保持平衡,不容易被打倒……還有,你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
“什麼身份?”伊琳迫不及待地問。
“等到恰當的時候,我自會告訴你。”若逸說。
*
從那以後,四歲的伊琳每天都要紮三個時辰的馬步,還要不停地跳,師傅拿了一根繩子當做跳繩,要跳兩個時辰,還加上一個時辰的蛙跳。
因為是冬天,還是在山上。伊琳經常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若逸不阻止,因為裹那麼多衣服很重啊,跳的時候等於負重跳,伊琳有時跳不起來,於是她咬牙,脫掉厚重的衣服,這可出乎了若逸的意料。
雲霧山冬天可比山下的冷上好幾倍,經常凍得她瑟瑟發抖,有時凍僵倒地。但她想:
“不經十年風霜苦,難得蠟梅放清香。”“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堅持下來了。
五歲,在腿上綁沙袋,跳繩或跑步
六歲,加俯臥撐。
七歲,開始練腿力,踢大沙袋。
八歲,開始拍打木人樁。
九歲,提水桶
十歲,闖雲霧山。
……
光是四歲那些就把伊琳累得夠嗆,有幾次倒地,若逸就用冷水潑醒她,雞啼三聲起,半夜三更入寢。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於,基礎功紮實了,伊琳不放心,硬是再練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