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蔥歲月(1 / 2)

蕭劍和奶奶從少林寺回到老家,三間茅草房依然立在那裏,由鐵將軍把著門。房子雖破,那也是家,隻是房頂長滿了野草,屋內布滿了蛛網。祖孫二人收拾一番,便安頓了下來。昔日欺負蕭劍沒有父母的小夥伴們,已經長大,果然懂事不少,見麵熱情地打著招呼,有的還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十六歲的蕭劍長成大小夥子,身材已經扯條,喉結開始突出,嘴唇上長出黑黑的絨毛。長期練功使得蕭劍體格矯健勻稱,行動幹淨敏捷,現在就能看出將來準是個幹練的帥哥。

沒在家的這六年,那幾畝責任田,由蕭氏本家代為耕種,回家後,奶奶便收了回來。奶奶勞動習慣了,隻要身子骨硬朗,就不想閑著。蕭劍已經長大成人,有使不完的勁,像耕種、收割等重體力活,自然是落在蕭劍身上。奶奶隻是拔拔草、施施肥,做點瑣碎的輕活,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

蕭劍參加了高中升學考試,勉強考上了縣一中,是英語拖了後腿。縣一中位於縣城城關鎮,是縣裏最高學府,拔取了全縣的尖子生,由此看來,初中的文化課,蕭劍學得還是相當不錯,這主要是少林寺妙空法師的功勞。

升入高中的蕭劍很不適應。這幾年蕭劍在少林寺自由慣了,雖然也起早貪黑,雖然也吃苦耐勞,但是沒那麼多條條框框。禪宗的修行,講究的就是不著痕跡。蕭劍不怕吃苦,習武吃的苦應該比學文吃的苦更多,他害怕的是沒完沒了的限製。此時的蕭劍就像一匹自由慣了的野馬,一時受不了韁繩的約束。

比如,晚自習,學校要求學生統一在教室上,蕭劍卻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他受不了晚自習嘰嘰喳喳的熱鬧場景。於是經常一個人偷偷摸摸到實驗室的走廊裏看書,為此,班主任批評了他幾次。

蕭劍也不喜歡住學生宿舍,放晚自習回宿舍後,學習的同學很少,不是談論某個女生,就是談論某個老師。班上那個胖女生,在靜靜的課堂上放的那個響屁,轟動了好長時間。化學老師的那兩撇小胡子,伴隨著抑揚頓挫的講課聲,一抖一抖的,像兩把活動的小刷子,老是讓人分神。蕭劍不願參與這些八卦話題,就一個人到操場上鍛煉身體。

蕭劍發現自己不喜歡過集體生活,不喜歡與同學交往。周末回家,蕭劍把苦惱告訴了奶奶。奶奶突然警醒,在少林寺的這六年,讓孫子和社會脫節了。必須引導孫子盡快融入集體、適應社會,奶奶暗想。應該和孫子好好談一談。

周六晚上,吃過晚飯,奶奶拿起針線活,把蕭劍叫到身邊,邊做針線邊和孫子聊了起來。

“孩子,長大後想幹什麼?”奶奶縫了個針腳,假裝不經意地問。

“科學家?學者?商人?沒想過。我要做一個改變曆史的人!反正不做武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師父專門囑咐過!”蕭劍嘻嘻一笑,有點不好意思。

“好孩子,有誌氣!要改變曆史,你一個人能行嗎?”奶奶拍了拍孫子的肩膀,繼續追問。

蕭劍陷入沉思,似有所悟:“一個人不行,得有人幫我!”

“是呀,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那些成大事的人,哪一個不是有一批人在幫他。光杆司令是成不了氣候的!”奶奶語重心長地說。

“知道了,奶奶,我要主動跟同學們交往,應該能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一個人呆時間長了,也沒意思!”蕭劍悟性很高,一點就透。

“還有,孩子,你要注意觀察社會,社會才是最大的課堂!”奶奶進一步囑咐。

從此,蕭劍像是變了一個人,開始主動和同學們交往,而且特別注意觀察細節。開學初,大家覺得蕭劍有點難以接近,不輕易和他人交往。帥哥往往比較孤傲,而且異常自戀。沒想到和蕭劍交往之後,發現他就是一個率真、義氣的大男孩,孤傲隻是個假象,吃了帥氣的虧。

此時蕭劍的世界裏,沒有謊言,沒有欺騙,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大家都愛跟既簡單又好看的人交往,很快,蕭劍就有了一群朋友。關係最好的有三個。一個是同桌,是個漂亮女生,父母在市裏工作,從小跟奶奶在縣城長大。一個是班長兼體育委員,為人樸實,愛好體育,雖然父親在縣教育局工作,但是從農村長大,與蕭劍有不少話題。另一個是勞動委員,來自農村,體格健壯,待人熱情,有點小心眼。

同桌是個可愛的女孩,眼睛不大,皮膚白皙,一張娃娃臉,一笑倆酒窩。同桌經常從家裏帶好吃的,瓜子糖果不斷。到了晚自習,同桌就把吃的拿了出來,全部放到桌洞裏,拿出一顆,誇張地剝開,故意讓蕭劍看到,小嘴一張,麻利地放到嘴裏。好像是炫耀,又不是,因為她有所期待,期待蕭劍向她討要。蕭劍就當沒看到,繼續把眼光投向書本,盡管有的糖果連見都沒見過,就是假裝不知同桌吃零食這件事。撐到最後,同桌實在撐不住了,碰一碰蕭劍的胳膊,正大光明地拿出糖果,問蕭劍吃不吃,蕭劍隻能勉為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