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最多的不過是在百無聊賴的規定動作中尋找無限的可能與時間吃吃零食、聊聊八卦。女人,在男人心裏就是這樣打發著青春浪費著生命。可正常女人聊的無非是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議論別人的生活,懷著“正義”去評判別人的人生不算是八卦,而是惡意詆毀。通常有這樣行為的人大多在生活中不如意、在工作中不順心、在婚姻裏不幸福……用自己狹隘的嫉妒在別人的幸福中試圖尋找悲哀,找不到,那就編,反正編故事並不那麼難。是的,你要問有人編也總得有人聽啊?聽眾這事兒其實不用擔心,想想阮玲玉留下的那句:人言可畏。
以前我們形容那些傳播是非者為“居委會的老太太”,把性別作為傳播是非的關鍵,卻忽略了男同誌,我們以為男人嘛,不該婆婆媽媽、斤斤計較、閑言碎語的,要那樣就連個“婆娘”都不如,可慢慢的就會發現,男人也八卦、男人也無聊、男人也自卑、男人說起是非來更不要臉。
一個男同事,大高個兒、大塊頭、滿臉橫肉,每天握著珠子祈福誦經,朋友圈裏滿滿的佛曰、善心。誰要有了困難他必定衝在最前頭,打聽打聽你哪裏有了難處,拍著胸脯對你說:有困難,找哥。多好的一位同誌啊,模範的帶頭人,對他感恩戴德的人不在少數,可漸漸地那些曾經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去。好奇吧?我們為何以德報怨,對這樣的一個大善人做出如此殘忍的舉動。原因很簡單,他說幫你可並沒有幫你,當你對他推心置腹以後你所有的故事就會以更加多彩的形式展現在所有人麵前。然後再給你一些坑他爹的意見建議,等你發現著了道的時候悔之晚矣啊。生活中,這樣的人我們惹不起總躲得起吧,可他不,當大家都不理他的時候,他就撚著他的念珠召集幾個樂於聽是非的人團在一堆開始描繪任何他第一眼看到的人的豐富生活。
我不是心理學家,分析不了他的行為,更理解不了他從中獲得的快感。按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越是缺什麼,就越愛顯擺什麼”。
一個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女子至今未婚,這本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人家的私生活和你一個大老爺們兒有什麼關係。對不起,個人認為傳是非的男人就不算個男人,姑且叫他公公吧。70女子高材生,長得一般但身材不錯,就她這年紀來說保養的也挺不錯了。除了至今未婚以外還真挑不出她有什麼太大的毛病。公公不知哪隻眼睛放不下70女子,總是和她作對,把70女子當做主角以笑話形式每天一則發布到朋友圈,兢兢業業令人佩服,這樣的持之以恒必須得加工資。自此,70女子就成了沒人要卻又放蕩的形象,幾乎全公司男人都成了70女子的“男朋友”,管他已婚未婚,管他老的少的,管他美的醜的,隻要是個男的就必定跟70女子有關係。那故事編的可比《金瓶梅》有趣。
又一個剛因為老公出軌剛離了婚的女人,為了給孩子找個好點的學校去求了公公,事兒沒辦成,苦情戲卻唰的播了出去。公公的故事是這樣的:離婚女一個人帶著女兒多不容易啊,老公和她***不協調所以出了軌,你看她那前後一樣的身材換哪個男的都睡不下去啊。前段時間找了個大她9歲的老頭,那老頭長得特別醜都看不上她……離婚女在公公的朋友圈裏成了滿足不了老公而被拋棄的形象。
此類故事多到數不過來,我要再說下去也成了那傳播是非的好事者。大家要問既然公公這麼讓人討厭幹嘛還聽他講故事,幹嘛還關注他朋友圈,幹嘛所有受害者不敢反抗?那還不簡單,公公是領導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