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劍神一笑(1 / 2)

公元703年,天冊金輪聖神則天大聖皇帝封號稱帝已有了13個年頭,就在家家準備歡度一年一度的元正節之時,整個王庭內部卻已亂翻了天,越來越多反對的聲音像是說好一般從大臣,從民間,從侍衛口中傳出,女帝近日稱身體抱恙是上天降下的禍端。上天終究不能容忍一位女子稱皇。

夜,無月,禦花園。

一名女子身穿龍袍,眉目如雕畫一般美麗,歲月隻在她的額頭悄悄留下了幾道皺紋,更顯此時她的風采,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勢油然而生。但是,此時的她正在為一個白發白衣男子斟酒。眉宇之間頗顯恭敬。

“南來師兄,我們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

“我已經等了一百多年了,即使是當初古墓裏帶出的東西在鎮壓我的己身,但是我大限將至,實難逆天。”男子劍眉虎目看上去甚至不到三十歲,按他口中的話卻已經活了百年之久。

“一切都是長生惹的禍,師傅是如此,你也是如此。”女子眉宇之間竟有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愁。

“等不及了,他們的耐心太好了,已經沒有時間了,怕是天下再也沒有人能製住他們。這些從古墓裏逃出來的妖邪,該殺!”說到殺字,白發男子依舊是平淡無奇,但是那眼神卻如射出兩道精光一般望到天上月亮。

公元704年,女皇稱帝第十四個年頭,長安城家家富足,官員清廉,國家太平,風調雨順。可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陰謀家開始不安起來,天機閣已故長老柳再鍾臨死前留下遺言僅僅四字:天下將亂。

越來越多的人在這樣富足的環境下開始籌劃退路,這亂指的是什麼亂?是邊疆大吏造反還是宮廷內鬥篡位,無人可知。

隻知道上一次天機閣對外發出天下將亂的消息,已經是始皇帝駕崩之時了。無論是縱橫家,陰陽家,法家的不世人物都紛紛躲難,要知道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是天下最期盼亂世的人,隻有這樣他們才有用武之地,可是此時,他們也紛紛畏懼這則傳言。看來,這亂,不是他們所能抵擋。隻怕是滅族滅種大亂。

夜,無月,禦花園。

還是錦袍皇衣女子,隻是身邊的人物不再是那白發劍神。而是另一名垂暮老者,雖已垂暮,可他此時偶爾開闔的雙目不時流露出的精光卻顯示此人不似他外表那麼蒼老。

“仁傑,你說這天下,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

“陛下,懷英不知。”

“仁傑,你說這天下,誰才能真的逍遙長生。”

“陛下,犯臣不知。”說著,那老態男子竟然跪了下來。

“大膽狄仁傑!事事不知!朕是說你無用呢!還是說你欺君呢。我問你,朕為千古女帝,為何卻跳不出這千古死局,回答朕!”女皇忽的站起將手中的酒杯置地,顯得極為憤怒。

“陛下,臣已老邁不能為陛下所器重,但是此局不破,還是會蔓延千年,陛下可知應劫之人卻在千年之後?”

“千年之後是個什麼樣子?”女皇仿佛放下了心中的負擔,若有所失的坐了下來,看似是在問狄仁傑,其實是在問自己。

公元705年,女皇在位第十五年,表麵上風光無限的長安城,其實稍有勢力的人都知道,就在今天,大亂一觸即發。

武周十五年,正月廿二癸卯。

長安城爆發漫天金光,從皇宮深處飄出一朵巨大的青蓮在空中慢慢綻放,仔細看去竟是由一道道劍氣組成,交錯縱橫,這一道劍氣普通人練劍百年都不一定能凝成,此時百萬道劍氣卻像不要命一般來回飛馳,組成一片絢麗的情景。

而在長安城中,侍郎府內,一位黑發黑衣男子卻是從靜坐中睜開了眼大笑道“拓拔南來!你終於是走到了這最後一步。長生之秘,我來了!”

與此同時一道道加急密令從侍郎府以及禦林軍將軍處傳來:進宮勤王,誅殺逆賊。

叛亂,真的開始了。

一名名黑衣人駛著巨大怪鳥,由空中進入長安城。那怪鳥仔細觀察,竟是由機械構成。翅膀滑翔不已,卻飛的極高。

皇宮內外似是收到了消息,早已進入警備狀態。大街上空無一人,原本熱鬧的長安街早已人去樓空。大戰,就在今日。

“鳳閣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有急奏,求見陛下。長安城青蓮衝天,似是大不吉。我等進宮護駕。”

五位大臣隨著禦林軍已經逼近長生殿。

“陛下身體抱恙,無法接見,你等又不是不知,深夜率領禦林軍進宮,不卸兵甲,難道是要造反?”尖銳的聲音從守宮的大太監嘴中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