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我們的大腦對生活中存在的事物的本質和事物發展規律等成形的想法,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思維對事物進行再認識,並舉一反三,從而了解整個世界。但是,這種思維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我們不斷練習,不斷總結,不斷地開發大腦潛能。事實上,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也隻能發揮大腦潛能的20%左右,一般人隻用到潛能的10%左右。而人的成功取決於思維方式的成功,一個不斷學習轉化思維方式的人,潛能將會最大限度地得到開發。準備好了嗎?現在就開始我們的大腦潛能開發之旅吧!
1.古董劫案
在郵局的特快列車上,一商人托運的珍貴古董被人搶了。大偵探馬克剛巧在這列火車上,當他趕到被劫的車廂時,卻隻發現了兩根抽剩的煙頭。
馬克讓值班員皮特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皮特說:“中午,郵局領導送來一個郵包,說裏麵有很貴重的東西,讓我重點看管。”
皮特顯得有點緊張,他喝了口水接著說:“火車行駛了一會兒,有人敲門,先是輕敲兩下,然後是三下重的。我以為是乘務員,便隨手將門打開,可是闖入了兩個戴頭套的人,頭套上隻露出兩隻眼睛,還沒等我緩過神來他們就將我打倒了。他們一人叼著一支煙,貌似說了些什麼,但是火車上雜音太大了,我沒聽清楚……”
馬克聽到這裏擺擺手說:“皮特先生,這起搶劫案中,你是最大的嫌疑犯,因為你剛才編的這段話裏漏洞實在太多了……”
皮特的話裏到底泄露了哪些問題呢?
思維風暴:一、皮特明明說頭套上隻有露出兩隻眼睛的地方,劫匪怎麼可能吸煙呢?二、既然說聽不清他們的對話,又如何聽清門外那兩聲輕輕的敲門聲呢?話裏的矛盾太明顯了,稍加留意就知道他在說謊。
2.酒神案
範大,人稱“酒神”。這並不是誇獎而是諷刺,“神”是“神經”的“神”。因為他經常喝酒並且喝醉後喜歡胡說話,比如他醉酒後常常稱自己殺過人、搶過劫。
這天範大又喝多了,開始對酒友胡言亂語。
“昨天有個商人被我推進深溝去了,我因此得了很、多很多錢,嗝……”說完又開始打嗝了。
酒友們這次見他描述得栩栩如生就信以為真了,於是便把範大送到了官府。
巧的是這天正好有一個婦人來官府告狀,說她丈夫被人殺死了,屍體被扔到了深溝裏。丈夫是外出做生意去了,身上帶的錢也都不翼而飛,她一口咬定就是範大幹的。
縣令隨婦人去驗屍,發現屍體衣衫襤褸,沒有頭顱。於是縣令說:“你一人孤苦伶仃,又沒有孩子,以後怎麼生活呢?一旦找到屍體的頭顱,定案之後,你就可以再嫁了。”
第二天,同村的李大報案說自己找到了死者的頭顱。
這時,縣令忽然指著婦人和李大說:“明明就是你們兩個殺了人,還敢誣陷範大?”
兩人不服提出上訴,待縣令把證據一一擺出來後,二人不再辯解,承認了他們因為奸情暴露,謀殺了該婦人丈夫的事實。
縣令究竟是如何證明他們兩個殺人的呢?
思維風暴:屍體衣服如此破爛,怎麼會是有錢人呢?
那麼複雜的深溝,她是怎麼發現丈夫屍體的呢,想必是事先就知道丈夫死在那裏了。
為什麼第一天告訴婦人找到死者頭顱方可改嫁,第二天,李大就來報案了,想必是兩人迫切想成親才會這樣做。
3.公園的槍聲
今天是星期天,天氣很好,福倫警長駕駛著警車,在公園附近巡邏。公園裏,孩子們一路歡呼著往兒童樂園跑去。頭發銀白的老人們,相互攙扶著,一邊說著什麼,一邊慢吞吞地走到樹林邊,盡情享受著好天氣。福倫警長愜意地唱起了歌。
金斯基則是一位剛剛退休的銀行家,現在他已經無須再朝九晚五地忙碌。現在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園裏散步。公園離家不遠,隻有五分鍾路程。
突然,兩輛轎車在公園門口發生了碰撞。福倫警長敏銳地立刻停下警車跑了過去。這時,公園裏傳來一聲槍響,接著是人們的驚叫聲:“不好啦!有人被殺了!”
福倫警長立馬轉身往公園奔去。待他趕到現場,隻看見金斯基頭部中了槍,倒在地上,警長摸了摸脈搏確定他已經死了。
福倫警長詢問圍觀的人,大多數人都說,是聽到槍響後才趕過來的,誰也沒有看到凶手。
這時,有個人找到了福倫警長,對他說:“我叫約尼爾,是這個公園的清潔工,我有重要線索向您報告。”約尼爾說,“案發時,我正在河對麵掃地,我看到有個陌生人和死者談話。他的聲音很輕,但是金斯基的聲音卻很大,等我剛轉過身去的時候,槍聲就響了。”
福倫警長想了想,於是指著河對麵的兩個人問:“你聽到他們在說什麼嗎?”
約尼爾說:“距離這麼遠,我怎麼可能聽得見呢?”
福倫警長聽了之後說:“你就是殺人凶手!”
福倫警長為什麼指證約尼爾就是凶手呢?
思維風暴:約尼爾說自己根本聽不到河對岸兩個人的談話,又怎會自相矛盾地說他知道河這邊人說話的聲音輕和重呢?
4.神秘女郎
佛羅倫薩的一家小旅館裏,發生了一起凶殺案。當天上午,旅館服務員到308房間打掃衛生,可是門鈴響了很久,還是沒有人來回應。服務員隻好硬著頭皮用備用鑰匙開門進去,隻見一位老人倒在地上,胸口還插了把尖刀。服務員被嚇得驚叫出聲。驚叫聲引來了經理,隨後警察也趕了來。
佛羅倫薩警方通過調查,獲知老人名叫溫尼特,是從紐約來旅遊的,入住的時候有個女人陪著他,但是現在這個神秘女人失蹤了。
老人的死亡讓警方一籌莫展,於是就把案情通知了紐約警察局。紐約警察局的警察查看了溫尼特的檔案後,發現老人沒有孩子,隻有一個侄女海莉。海莉是一家小店的老板,也是老人財產的唯一繼承人。
肖恩探長來到海莉的小店,出示了證件,然後問她:“您是不是有一個叫溫尼特的叔叔?”海莉很吃驚地反問說:“您怎麼知道我有個叔叔?”肖恩探長說:“我們剛剛接到報案,他在外地不幸去世了。”海莉一聽,傷心地哭起來:“天哪,我的好叔叔啊,你怎麼就離開我了啊!”
等海莉稍稍平靜了,肖恩又問道:“您的叔叔到外地去旅遊,您知道嗎?”海莉擦了擦眼淚,搖搖頭說:“我一點兒也不知道,叔叔他一直住在紐約,為什麼要到佛羅倫薩去呢?平時我經常去看望他,最近因為生意忙,有一個星期沒有去看他了,沒想到竟然……”海莉說著又哭了起來。
肖恩探長沒有任何同情的情緒,反而嚴肅地說道:“即使是再好的演員,也騙不過最好的導演,那就是真相!”
為什麼肖恩探長會這麼說呢?
思維風暴:肖恩探長始終都沒有說溫尼特死於哪個城市,但海莉先是很明白地說了她並不知道叔叔去旅行了,後來又說他到佛羅倫薩去了,說明她在撒謊,她為了得到遺產,殺害了叔叔。
5.監獄雙胞胎
“綠林監獄”是郊外一所專門關押輕刑犯的監獄。嘉利與珍妮這對孿生姐妹就在這座監獄裏服刑,一個是超市的盜竊犯,一個是毒癮極大的癮君子,剛巧,姐妹倆被關在同一間牢房裏。愚人節這一天,頑皮的姐妹倆約定:姐姐嘉利可以在中午12點前說真話,12點後一定要說假話;而妹妹珍妮則相反。
嘉利與珍妮這對雙生花不僅外貌相同,舉止細節也如出一轍,如果硬要找出點區別,那就是身高的微弱差別了。當然,除了她們自己,外人很難辨出誰是姐姐,誰是妹妹。所以,獄警提審其中一位時,自然被糊弄住了。但是他知道姐妹兩個會搞一些小把戲。
獄警提高聲音道:“嘉利出列。”
兩個女孩同時向前邁進。
這讓看守的獄警十分迷惑。
忽然,一個獄警問道:“現在幾點了?”高個女孩說道:“快到正午12點了。”矮個女孩則回道:“已經12點多了。”
聽了雙胞胎的對話,聰明的獄警笑了笑,指出了誰是嘉利。
獄警去牢房的時間究竟是上午呢?還是下午?另外,高個子的是嘉利,還是珍妮?
思維風暴:當時是上午,高個子女孩就是姐姐嘉利。
假設當時是午後,那麼嘉利撒了謊,珍妮說了實話,那麼當被問到誰是嘉利時,兩人都應該回答“不是我”,但她們說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可見,當時是上午,不是下午。
如果當時是上午,那麼“快到12點了”這句答話是真話,即稍高的一個說了真話,而“已經12點多了”則成了謊言,也即稍矮的一個說的是假話。所以,很明顯,上午說真話的是嘉利,說假話的是珍妮,也就說明高個女孩是嘉利,稍矮的是珍妮。
6.帶血的槍柄
清晨,前來送早餐的女仆發現查理醫生的太太夢露夫人被殺害了。
身穿睡衣的夢露夫人倒在了主臥室的地板上,頭部似乎遭過重擊,已經停止了呼吸。
女仆尖叫過後便當場暈了過去,管家馬上報了警。因為是發生在重要人物家中的案件,所以當地警局非常重視,他們派出了警局精英處理這件案子,還特地邀請馬可偵探前來協助調查。
等馬可趕到現場的時候,警局的初步調查已經告一段落。經法醫驗屍後確認,死者是遭鈍器擊打後腦,導致顱腦損傷而死亡,死亡時間大約是昨晚11點到12點之間。
警察在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有用的線索,沒有指紋,沒有腳印,也沒有目擊者,像極了古堡幽靈式的恐怖事件。
在馬可仔細偵查了現場後,在床下找到了凶器,是一把手槍。經過檢驗,手槍槍柄上殘留著死者的血跡,看來它就是殺死夢露夫人的凶器。但是,事情變得不那麼單純,因為既然有手槍,那麼凶手為什麼要舍近求遠把它拿來當錘子用呢?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天哪,我親愛的妻子!”
剛剛外出歸來的查理醫生滿臉悲痛,他對偵探說,自己剛從倫敦回來,昨晚在那裏參加了一個研討會,並在倫敦過了夜。接著,他狠狠地拽住馬可的手說:“馬可先生,我願意拿出5萬元來懸賞真凶,我一定要抓住砸死我妻子的凶手,你一定要幫我!”
馬可邊安慰查理醫生,邊和警探們開始討論案情。由於線索太少,能夠圈出的嫌疑人僅限於仆人和管家,但是很快又都一一排除了。
最後,大家實在找不出答案,隻得將希望寄托在大偵探馬可身上,期待他能帶來一番撥雲見日的言論。
馬可反複思考關於手槍的問題:“凶手可以開槍殺死被害人,他卻沒有,要把手槍當錘子來用這不是非常愚鈍嗎?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馬可忽然發現了什麼,哈哈大笑,對身邊的人說:“我知道凶手是誰了!”
思維風暴:凶手害怕弄出聲響被人發現,以至於不惜把手槍當錘子用,這點就證明凶手一定是死者身邊的人,至少是熟人。
夢露夫人可以穿著睡衣會客的人一定是熟人,說明凶手可以自由出入。作為丈夫的查理先生一進門,就宣布捉拿砸死夢露夫人的凶手,又極不合情理。剛剛進屋的男主人應該對案情一無所知,這麼快就表態,說明他就算沒有殺害妻子,也參與了殺人計劃。
7.神秘黑屋
三更天的時候,早已酣然入睡的偵探邁克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門外站的正是哈德裏教授的外甥希爾。
希爾焦急地對邁克說:“哈德裏舅舅本來約了我晚上8點到他家去,但是我有點事耽誤了,所以遲到了1個小時。等我到了舅舅家時,敲門沒有人答應,不知道舅舅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我又不敢一人進去,您可不可以陪我一起去看看?”邁克立即穿上外衣和希爾出了門。
希爾對邁克說:“最近,我舅舅的一項發明成功申請到了專利,因此獲得了一大筆發明費,許多人都眼紅,我非常擔心他可能會因此招來麻煩。”
說著說著,兩人來到了哈德裏家門口。邁克推開門,摸黑找尋牆上的吊燈開關,燈卻怎麼都不亮。希爾說:“裏屋還有盞燈,我去開。”說著,便走進了漆黑無比的屋子,不一會兒燈就亮了。他們發現哈德裏就倒在距離門廊約一米遠的過道上。希爾低低地叫了聲:“舅舅!”匆忙跨過屍體,走回邁克身邊。
邁克立刻小心地檢查了屍體,發現教授死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屋角的保險櫃門是開著的,裏麵已空無一物。希爾驚慌地說:“這到底是誰幹的呢?”
邁克對希爾冷笑了一聲說道:“希爾先生,不要再裝了,你就是凶手!”
偵探邁克是據什麼斷定希爾就是殺人凶手的呢?
思維風暴:希爾摸黑進屋去開燈,去沒有被橫在走廊裏的屍體絆倒,說明他早已知道有具屍體橫在那裏,他故意邁過去了。
8.夜半“救命”
一天晚上,天空中沒有月亮,警察張鼎和一個年輕的同事走近一座橋時,突然聽到一個女人驚慌失措的喊叫聲:“救命!救命!”張鼎忙朝橋上衝去,隻見一個纏著黑頭巾的男人比他們搶先一步迅速跨過欄杆,跳進河裏逃走了。橋麵上躺著一個漂亮的姑娘,胸口上插著一把匕首,已奄奄一息了。張鼎忙叫喚:“喂,醒一醒,這是誰幹的?”“胡同街……楊家大院……楊……”姑娘說到這裏就咽氣了。他們趕到胡同街上的楊家大院,發現這個大院住著兩個名字帶“楊”字的男人,一個是看手相的楊其,另一個是木匠楊深。
楊其是個光頭和尚,又矮又胖,他穿著皺巴巴的睡衣,一邊喝著黃酒,一邊開玩笑說:“讓我給你們算個卦,來猜猜凶手吧。嘿嘿嘿……”張鼎搖了搖頭,帶著同事來到木匠楊深的家裏。隻見楊深裹著被子正在睡覺,他的發型末梢有點斜,地上的水盆裏泡著一堆衣服。同事一看,大聲喝道:“喂,楊深,是你殺了姑娘跳河逃走的吧!”。楊深瞪著眼睛,連連搖頭。“你賴不掉,這盆衣服就是你犯罪的證據!”楊深急忙辯護說:“別開玩笑,這衣服是我準備洗的。”同事用眼光盯著他說:“別裝傻,這衣服是你跳進河裏弄濕的!”
這時,在一旁觀察的張鼎止住了同事,說:“真正的凶手是楊其!”
為什麼張鼎說凶手是楊其呢?
思維風暴:關鍵在於頭發,凶手纏著黑頭巾,然後跳河潛走。一來,如果頭發被水打濕了,在短時間內很難弄幹;二來,打濕的頭發弄幹之後,必然是很順的。楊深頭發是歪過一邊的,說明他一直在睡覺,把一邊頭發給壓歪了;而楊其是個光頭,第一點和第二點條件都滿足,故張鼎警長說凶手是楊其。
9.小狗“公主”
老李做警察已經二十多年了。一天夜晚,因為巡邏,他很晚才回家。
路過一處豪宅時,他撞見一個穿著入時的小青年,背後背著一個大包,神色匆匆地從豪宅裏走了出來。小青年看到身穿製服的老趙,不由得低下了頭,走路的速度也加快了,從他身邊躲著走開。
老趙是這一帶的老片警,自然對常住居民十分熟悉,而這張陌生麵孔,讓他提高了警惕,便喊了一聲:“你,站住!”那個青年停下了腳步,故作鎮靜地說道:“有什麼事嗎?”老趙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青年眼神驚慌、飄忽不定,雖然故作常態,卻難掩緊張,於是不由得起了疑心:“時間不早了,你去幹什麼?”
小青年馬上又回了一句:“我就住在這裏,公司裏有事,回來取東西。”說完想馬上離開。老趙側目望向豪宅,心中不禁產生懷疑:外麵這樣大聲說話裏麵一點動靜沒有,這說明住宅裏根本沒人。於是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小青年,說:“請你跟我走一趟吧!”
小青年急了:“我從家裏取點東西,難道也犯法嗎?”
正在這時,從院子裏竄出一隻可愛的黃色卷毛小狗,對著男子搖起了尾巴。
小青年摸著小狗的頭說:“你看,這是我家的小母狗,名叫‘公主’。”
這下老刑警也遲疑了,實在沒有理由懷疑什麼,小狗對男子這麼親熱,應該是熟人,看樣子大概自己錯了,於是說:“對不起,你走吧。”
但是就在這時,小狗突然跑到一邊的小樹旁,抬起一條後腿,撒了一泡尿。老趙見狀,嘴角露出一絲淺笑,掏出褲兜裏的手銬直指小青年說:“看你還裝,你一定是個小偷。”
老趙是如何判斷年輕人就是小偷呢?
思維風暴:狗兒撒尿的習慣有公母之分,隻有公狗才會抬起後腿。小青年說這隻小公狗是他家的小母狗“公主”,露了破綻,恰好暴露了自己小偷的身份。
10.陽台上的樹葉
某天,電話接線員李萍從電話室掉下摔死,民警劉東接到報案後,立即和同事前往出事現場。從現場觀察,電話室的窗戶的確大開,而且死者摔痕明顯,手中還緊緊攥著一條濕抹布。
二人來到樓上,電話室的門鎖和插銷都是完整的。而第二現場,也就是樓下,圍觀者紛紛議論死者的死因,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失足致死。
真的是意外摔死的嗎?劉東和助手開始了認真巡查。
從樓下到樓上,劉東認認真真地查看每一個角落,終於,在一樓外陽台上發現了一片樹葉,也許這隻是一片極普通的樹葉,但是它的上麵卻沾染了一個紅點,他揣測這是屬於死者的血漬。
這時,助手走了過來,對劉東講道:“廠裏的人都說這幾天死者並沒有什麼情緒異常,我想她應該沒有自殺的可能。而且廠裏的人都反映這個人非常正派,群眾關係非常好,所以,很難想象會被什麼人殺死。”
“你的分析和調查的確都很有道理,但我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我認為足以證明死者是被謀殺的。”
說完,劉東便把那片有血漬的樹葉拿給助手看,然後說道:“咱們現在開始分頭行動吧!你去調查死者的家庭情況,我去局裏對樹葉的血跡和死者的血型進行化驗,看看它們是否吻合。”
一天過去,兩個人都帶著滿滿的收獲來到警局碰頭,原來,李萍的丈夫有非常明顯的作案動機,緣於夫妻關係非常不好,丈夫一直想離婚,但是妻子始終不同意,所以……
化驗結果果然如劉東所料,樹葉上的血跡與李萍的血跡完全吻合。所以,李萍的丈夫有最大的嫌疑,劉東果斷地逮捕了李萍的丈夫劉文。
經過審問,劉文交代了犯罪事實:那天晚上,劉文趁李萍一人值班之時,悄悄地進入電話室,趁妻子不備,將妻子殺害,而且試圖偽造妻子因擦玻璃而失足墜樓的現場。可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使清理了現場,大自然還是留下了他犯罪的證據。
那片帶血的樹葉到底是怎麼泄露“天機”的呢?
思維風暴:那片帶著血的樹葉,說明死者在摔到地麵以前已經負傷或死亡,是在從樓上下墜過程中,死者的血灑在一樓外窗台上的樹葉上,因此是他殺。如果是不慎失足墜到地麵以後出血的,那麼血就不會落在上麵的窗台上了。
11.輪船觸礁後
大西洋的海麵上,一艘超豪華客輪觸礁沉沒了。
出航前,這艘遊輪曾上巨額航海險。失事後,輪船公司第一時間找到了保險公司磋商理賠事宜,但是賠款之前,需要進行非常嚴密而詳細的理賠調查。
保險公司負責處理此案的是王科長,但是他因為有事,暫且將取材的工作交給了助理崔傑。
崔傑首先問了一位女客人。女客人說:“輪船觸礁後,我立刻登上了救生艇逃離了現場,看到輪船開始下沉,大概45分鍾後,便聽到了一聲‘轟’的爆炸聲,該船便完全沉沒了。”
此後,崔傑又問了另外幾位救生艇上的生還者,他們的答案不盡相同。
然後又問了一位逃生的男旅客,他的答複卻與眾不同。他說:“輪船觸礁後,我因為熟悉水性,所以選擇自己遊泳逃生到附近的小島,我選擇了仰泳和蛙泳交替的方式,遊了幾百米路程,就聽到第一次巨響,隨後遊輪就開始沉沒了。再隔兩三秒鍾後,又聽到第二次爆炸聲……”
“有第二次爆炸?你能確定嗎?”崔傑接著問。
“沒錯,我確定自己真的聽到了兩聲巨響。”
“你能斷定這不是回音嗎?”
“不是。假如是回音,應當大家都能聽到。”
“為什麼那位旅客聽到了兩聲,而其他旅客聽到了一聲呢?”崔傑覺得很是詫異,便把這樣的疑惑向科長反映。
王科長聽了助理的彙報,思索了片刻,然後笑道:“救生艇上的被救旅客聽到一次爆炸聲是對的,那名遊水逃生旅客,先後聽到兩次巨響也是正確的,這個案子就按照我說的辦吧……”
崔傑聽後,不明白王科長的意思,隻好向科長問明原因。
猜一猜王科長是怎麼解釋的?
思維風暴:因為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空氣中的五倍,所以正在仰泳的旅客雙耳浸在水裏,當然是先聽到從水裏傳來的爆炸聲。
一會兒後,他很自然地抬起頭來,想看個究竟。於是幾秒鍾後,那位遊客又會聽到空氣中傳來的爆炸聲。
12.少女綁架案
某個炎夏,海邊小鎮的盲女被人綁架了,家人為其籌集了10萬元贖金並按預定的交易時間送去了。第三天,盲女平安無事地回到了家。
情緒平複後的盲女告訴警察,綁架犯應該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把她關在了海邊的一座小屋裏:“我應該是被關在一間閣樓裏,在那裏可以聽到海浪拍擊沙灘的聲音。天氣非常悶熱,不過到了夜晚會有風吹進來。”
警察搜查了海邊附近的幾棟住宅,發現有兩間小屋極為可疑,它們一間朝南,一間朝北,主人都是一對年輕夫婦。可惜這兩間屋子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找不出任何痕跡。
警察在勘查現場後,做出了一些分析。這些情況是:
(1)兩家人的房屋結構幾乎相同,隻是閣樓小窗一個朝北,一個朝南。
(2)海岸麵位於海的南側,北麵對著丘陵。
(3)被綁架的三天,天氣晴朗,沒有下過雨,更沒有風。
少女究竟被哪家綁架了呢?
思維風暴:根據少女說過的“夜晚會有風吹進來”,可以判斷少女被關在窗戶朝北,即麵對丘陵的閣樓裏。
夜晚的海岸,陸地上的溫度比海麵要低,這樣涼爽的風就非常容易從丘陵向海上流動,所以從朝北的小窗口吹來陣陣清風。反之,白天由於陸地很快變熱,風就改從海上吹來。
13.三八線
宋朝年間,河南開封郊外有個小山村,地方不小,但隻住著兩戶居民,分別是老李和老王。他們曆來和睦,分耕著一大塊土地,相安無事。
突然在一年秋天,兩家因為地界問題起了矛盾。這年,偏逢兩家都種了紅薯,地界就被混淆了。
“你應該知道,正午時分,樹幹的立影就是地界。”老李頭氣鼓鼓地指著樹影說。
“我沒注意過,我隻知道你去年種的是煙草,我種的是玉米。這玉米粒在我的地裏才能有,認出玉米粒不難吧!”老王也毫不示弱抓起地上的玉米粒。
“這有什麼,我也可以隨意在兩家的地裏找到煙茬來。”李老漢說完,向前走了幾步,彎腰在地裏扒拉一陣,果然找到了許多煙草渣。
“你不要撕破臉皮忘記舊情!”
“你也不要忘恩負義坑害朋友!”
就這樣,李家和王家的矛盾越鬧越大,最後一同來到官府,找清正廉明斷案如神的包公評理。
包公接受了此案的審理。經過反複查問,包大人發現,兩家都拿不出可靠的證據。怎樣才能把這個民事案件處理得公平呢?包公考慮了片刻問道:“過去你們為何能分清田地呢?”
李老漢和王老漢異口同聲道:“我們過去都種不一樣的東西。”
“從沒種過一樣的作物嗎?”聽了這話,包公眼睛一亮,問姓李的,“去年你地裏種的是什麼?”
“我去年種的是煙。”
包公又轉向姓王的問道:“去年你地裏栽的是何物?”
“我栽的是玉米。”
“哦,我明白了。”包公決定親自去地裏,為兩家人分地界。
兩個老農隨包公來到了田頭。包公命手下隨從從最有爭議的五條壟裏各挖出一個紅薯放在桌上,然後說:“兩位老農按照次序把這五個紅薯拿去嚐嚐,便知答案,我希望你們今後要互相諒解,友情為重!”
包公言畢,轉身離開。李王兩位按照包公的方法一試,地界一目了然,從此兩家化幹戈為玉帛。
那麼包公是怎麼分清田地的呢?
思維風暴:包公依照最基本的農業常識推理,得出了結論:第一年地裏種了玉米,那麼第二年地裏結的紅薯就是甜味的;而第一年地裏種了煙草,第二年地裏的紅薯就會味道發苦。兩位老農嚐完紅薯的口感便明白了地界分割方法。
14.詭異的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