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九龍壁謎案 第七十一章 紮古雪山(1 / 2)

這半截樹有兩米來長,非常粗,上麵堆滿水草,滑不溜丟,抓不住手。我和包子挽起褲腿上前,費了老牛子力氣才把它停下。

這是半截杉木,俗話說的好“幹千年,水千年,不幹不水兩三年”,說的是杉木的耐水性。

這杉木也不知道是從何處而來,看上麵爬滿的水草來看,應該是多年沉於水底。但這擒雲崗四處皆是樹木,哪來的大湖泊沉這種杉木?

“是從小溪上遊飄來的,上麵應該有東西。”我說。

包子點點頭,摸出傘兵刀,將水草全部挑開,隻見到這杉木之上雕刻著許多象形文字一樣的東西。

我剛才看到的就是這個。

看完這上麵刻著的東西之後,我和包子不動聲色把杉木放回小溪之中。清點幹淨,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天黑前回到雪峰客棧。

老店長他們早已經回來,正坐在客廳的桌子前說話。

桌上已經擺了許多菜肴,但在場的都無心吃飯。

我和包子胃口挺不錯的,胡吃海塞了一陣,老店長問我們:“有沒有什麼發現?”

“有個鳥啊,除了樹就是樹,在這林海中找一顆梧桐樹不是大海撈針嗎?我說,你不是忽悠我們吧?”包子氣憤道。

我默默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演技絕壁奧斯卡級別的。

我緊接著問老店長和唐翰篷,他們也說沒什麼發現。

吃過飯,老店長讓我們早點休息,明天好早點起來,一起去東邊再找一次。

躺在房間,我和包子聊了兩句,說到白天那棵杉木,我伸出手做出了一個噓聲的姿勢,指了指隔壁意思是隔牆有耳。

包子和我非常有默契,一下子就明白了,閉嘴不再說話。

因為之前老店長給的那幾張照片,所以我特意看過倆本秦朝之前各種文字的書籍。雖然隻認識三兩個文字,但足以了解那杉木上刻的什麼。

翻譯成白話文的話,大致是:不在五行中,不受輪回苦的意思。

我猜測這杉木應該是祭祀用的圖騰之類的東西。

而且既然這杉木是從上遊衝下來了,那麼順著小溪往上,一定能有發現。

那小溪上遊,正好在雪峰客棧東方,就是我們明天要去搜尋的地方。

翌日清晨。

我們早早起來,一起來,看到一個陌生男子大包小包的從外麵趕回來。

男人很魁梧,五大三粗的,看到我們熱情上來看:“是客人吧?盡管吃喝,我們白族都好客!”

我反應過來,他應該就是雪峰客棧的老板。

他這次是出去采購物資才回來。

老店長已經帶著鬼叔和癩子頭出門去了,唐翰篷和李昂也背起背包往外走,我被這個白族男人拉住嘮嗑。

包子在旁邊催我快點。

我怕落在後頭,忙撒謊道:“我們是來做科研調查的,得早去早回,你看……”

白族壯漢粗枝大葉的,沒那麼多心眼,壓根沒意識到我想說什麼,他拉著我的手爽朗笑道:“科研調查嘛,我知道,不就是采點土,弄點葉子回去,盡管拿,我們這邊要多少有多少。”

我心想,你這順水人情做的挺溜的。但手上不停,把背包背起來,隨口說道:“大兄弟懂的挺多的,怎麼科研調查都知道,不過我今天時間真的很趕,我們回頭聊。”

白族壯漢得意笑了笑:“怎麼可能不知道,爺爺跟我說過,以前有個教授和隊員走散,是被我們雪峰客棧收留的。他也是搞調研的,聽說還是曆史係教授。你先去吧,我們回頭接著聊。”

我精神一振,停住腳步,忙問那教授是什麼名字。

白族壯漢就說:“好像叫張什麼來著,忘了啊。”

中國墳墓史的作者正是一個張姓教授。

那白族壯漢又告訴我當年張姓教授誤入雪峰客棧之後,發現這附近有許多地方有調研價值,就趁著這個機會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