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天佑元年八月,朱全忠弑昭宗皇帝,改立太子柷即位年僅一十四歲。
皇朝天佑四年二月,朱全忠逼迫唐哀帝禪讓,朱全忠立國號大梁,改元開平。至此李唐皇朝就此滅亡。朱全忠定都東都汴州,封李祝為濟陰王,遷居曹州。次年被朱全忠毒殺,諡號哀帝。
一時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地官員紛紛自立為王,各路義軍揭竿而起,武林高手紛紛重現江湖。諸侯群起稱雄相互並吞,終成十國鼎立之勢。十國勢力牽扯,各自不敢妄動,皇權名存實亡。
天下賢良莫不各為其主,仕不讀,民不耕,諸禮敗廢。
延綿數千裏的南嶺山脈,自古以來就是蠻荒之地,無人能深入其中,所以南嶺山脈之中的天材地寶更是富饒無比。但山中蛇蟲猛獸也多不勝數,強大無比的妖獸更是肆意縱橫。雖然南嶺山脈凶險萬分,但每年也有不知有多少江湖之人前來尋天材地寶與捕殺妖獸。雖然十有八九都葬身在這深山老林之中。可是凡能從南嶺山脈活著出來的人無一不是帶著眾多天材地寶或是大量而珍重的魂魄石。故江湖上流傳著兩句話:一入南嶺已當死,若得生還必大富。
南嶺山脈雖然凶險萬分,但邊緣地代並沒有什麼強大的妖獸,故因此造就了山麓外圍一批靠山吃山,以狩獵為生的特殊村落。
獵戶們因飛禽走獸而獲得生計,也因飛禽走獸而葬身山林。不過即便是最有膽量的獵手也不敢隻身深入南嶺山脈超過三十裏,因為夜晚的南嶺山脈山是屬於妖獸的世界。
南嶺的武陵山腳下有個小村落,因為村前有支清源小河,故此村名叫清源村。大約有三四十座小屋鬆鬆散散的散落在村子的各處,這裏的居民是百十年前因為躲避戰亂搬遷而來的,因是在山腳之下,村民們也沒有什麼土地,僅有的幾畝土地也被村民們分下去種了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而村民全依打獵為生。
雖然大楚國這十餘年來戰爭並不頻繁,但天下已亂,官府依然大肆征斌,使的民間青壯勞動力驟減。而農間勞作者多為十二三歲的束發少年。
清源村雖然說不上與世隔絕,但期所歸屬的鳳凰城也沒幾個人能找到此處。因為為了保證村落的安全,所有的村民所打到的野獸之皮物均是由村長與龐叔去鳳凰城販賣。
因此這兵慌馬亂的年代裏也不失為一快淨土樂園。
清源村的少年們十三四歲便隨著村中老一輩的獵人前往山中打獵,但事無絕對,在這些少年中便有著一位被眾人稱作天才人物的少年,十歲便隨著老一輩入山打獵,十三歲時便常常獨自一人入山,而且還一去便是幾天的傳奇人物。
在擁有天才之名之前,天佑的名號卻是廢物,六歲天佑開始修煉,可到十歲之前天佑卻毫無氣感可言。直到十歲之後才有氣感,這時才算免強入門到達引氣期。剛入引氣期便要同老一輩的列人入山。村裏的人都以為天佑瘋了,並禁止其出村子一步,誰知天佑競然偷偷的獨自跟了過去。到達山脈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回來的獵人沒有一個願意再去提起,卻是同意了天佑跟眾人上山打獵了。
十三歲時便不再跟著老一輩人的身後而是獨自一人出沒於武陵山之中。從此之後天才之名不徑而走。
頂著天才之名,十六歲的天佑已經獨自進山捕獵長達三年之久,清源村的村民一直都想不明白這個在清源村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憑借他那年僅十六歲的幼小身軀,在這妖獸橫行的武陵山之中獨自狩獵的?原本在他們看來,天賦並不出眾,反而很差,六歲開始修煉,十歲才算進入引氣期,以後肯定沒有什麼大的出息。最多成為村裏的另一個教書先生而已。畢竟村裏天賦最高的張三虎十歲已經到了粹骨期,而最差的王勇軍十歲時也到了粹體期,隨時都有可能到達粹骨期!可是無論是十歲到達粹體期王勇軍還是被寄於厚望的張三虎在其十三歲時都不能獨自一人去武陵山脈打獵,這時村民們才發現原來武術的修為並不能代表一切,最起碼在這武陵山是這樣的。而原來被稱為廢物的天佑也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天才。
天佑的天才之名並不僅僅隻是因為其聰慧的頭腦,更重要的還是他那堅忍的毅力以及無畏的勇氣。
雙手負於背後站一塊斜靠著懸崖上的巨石之上,天佑憑借著巨石的高度遠遠眺望著對麵的山洞。洞口的位置處於山峰有半山腰,漆黑的洞口如同一隻巨大無比的虎口,雖然天佑距洞口百丈之遠,但刺鼻的氣味依然令天佑感覺到不適。洞內漆黑一片,陣陣令人膽戰心驚的獸吼若隱若現,仿佛野獸隨時都能從洞口中衝出來一樣,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