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作為病人,你對手術治療知多少(一)(1 / 1)

隨著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許多患者朋友已不再滿足於被治療者的身份,而是要求以一個對自我疾病狀況及將要實施的手術盡可能多地了解的參與者的角色出現。顯然,這一觀念上的轉變,不僅體現了現代人們醫學素質的提高,而且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作為醫務工作者,有責任在向病人提供各種最佳醫療服務的同時,按照新的醫學模式,以病人為主體,向他們講授與之相關的醫學科學知識,特別是病人及其家屬最為關心的手術情況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以滿足患有不同疾病、采用不同治療措施的病人及其家屬的需求。

手術治療的作用並非單一

人們常簡單地理解手術就是治病,這當然沒有錯,但還不夠全麵。按其目的的不同,手術作用也不同。

治療作用

手術最主要的目的無疑是治療。這一類手術最多。它主要是對機體某器官進行切除及修補。

1)摘除手術

摘除手術是指將已病的組織器官進行切除,常見的有扁桃體切除、膽囊切除、腎切除、胃切除等。

2)修補手術

修補手術是使已經受到損傷的器官或組織,部分或完全的恢複正常的外形和功能,常見的有嚴重燒傷後的植皮手術、胃穿孔的修補手術等。

3)再造性手術

再造手術是對那些先天有缺陷的器官進行功能和外形的修補,常見的有先天性齶裂的整形手術等。

減輕疾病症狀的作用

這類手術也稱為姑息性手術。手術可以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但無法將疾病治愈。如切除因感染而已壞死的組織,可達到減少疼痛、控製感染惡化的目的;較大的腫瘤阻塞了腸道,並已有轉移,手術雖不能徹底切除癌腫組織、清除癌細胞,但可以改變消化道的走行,解決或部分解決梗阻消化道所引起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一係列症狀。

診斷作用

為什麼說手術治療還有診斷作用呢?

這是因為有的疾病性質不是一下子就能清楚的。如乳腺內生長一個小腫塊,由於腫塊小而不能通過物理檢查手段甚至B超等現代化儀器檢查馬上鑒別出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腫塊,需要先手術取出一小部分組織,送病理實驗室檢查。如果回報腫塊細胞是良性的改變,手術僅僅切除小腫塊就可以達到治愈目的了;如果腫塊是惡性的,則必須做乳癌根治性手術,那就要將整個乳房及其周圍淋巴結一起切除。像這類能夠明確診斷的手術,就是起診斷作用的,此外,在腫瘤切除手術中,普通外科最常見的剖腹探查術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懷疑為癌症時,通常還要探查鄰近器官及其所屬的淋巴結,有時還要切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檢查(醫學上叫冰凍切片),這樣就可在明確診斷的同時,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需要手術的疾病種類繁多

手術可治愈人體各係統疾病。除普通外科的疾病,如腹外疝、急腹症、腹部損傷、闌尾炎、肝、脾破裂等外,還包括神經外科、頜麵外科、整形外科、頸部外科、乳房外科、胸部外科、心髒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以及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的疾病。不論是哪科疾病,需要外科手術,從病理變化上一般可分為4種:即梗阻、穿孔、潰瘍和腫瘤。

梗阻或栓塞

發生梗阻或栓塞的病理改變的疾病很多,主要是人體內的管腔狀的組織或器官出現阻塞性的病變。如急性動脈栓塞,可發生在肢體或內髒器官,引起組織缺血,甚至壞死。阻塞發生在腸道,就會出現腸梗阻;阻塞發生在泌尿道,則出現排尿障礙,甚至引發腎功能衰竭。如此看來,身體裏的管腔狀器官,一旦發生梗阻是很危險的,因為它阻斷了體內諸如血液、氣體液、腦脊液、尿液、膽汁等物質的正常生理流通。

穿孔

穿孔是人體內器官、血管的破裂。如常見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腦血管破裂引起的腦出血。

潰瘍

潰瘍是組織表麵遭到一些有害因素的刺激,而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壞。如十二指腸因諸多內外因素的刺激而導致潰瘍;膀胱因結石不斷刺激,可引起膀胱內黏膜潰瘍;癌腫侵襲周圍的組織,引起組織潰瘍壞死。如果潰瘍穿透血管壁,就會出現嚴重的出血。

腫瘤

腫瘤手術切除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對於早期發現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法,有很多惡性腫瘤通過早期手術切除,可達到徹底根治。如早期的胃癌、乳腺癌、甲狀腺痛、直腸癌等,手術切除後,治愈率可達90。麼以上。對

非早期病人,手術切除或部分切除後,再配合其他療法,亦可極大地提高治療效果。對於特殊部位的腫瘤,如腦內生長的腫瘤,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對人體的危害都很大,表現的症狀也很重,必須及早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