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世界各地的消息,她都能夠通過飛鷹傳書了解道,可以說不出門就知天下事了。
最近的楚國發生了變故,周國公主現在的楚國皇後,毒殺了趙國皇上,輔佐新帝登基,這其中還是有周國皇上的大做文章呢。
溫惠看大這個的時候,隻覺得是作死,得罪自己的同時,還想著得罪楚國攝政王?
真覺得楚國攝政王是擺設?能夠讓一個小孩和女人給翻了天?就算背後有個周國皇上,你也翻不了天。
因為楚國現在就跟個鐵板似得,朝堂都是楚國攝政王的人,而兵力也全部都握在楚國攝政王一人手中,那是個真的有實權的王爺。
當然對於這種事情,溫惠才不會去過問呢。
秦國最近邊境處有些不安分,因為冬日快到春日的這段時間,那的獵戶、馬匪、基本上是將冬日儲存的糧食、獵物吃完了。
這種時候,他們一般都會搶邊境處趙國百姓的糧食,之前趙帝對這件事情,采取的是視而不見,覺得隻要那些人不偷襲駐守邊疆的士兵,就可以了。
然而搶劫百姓的就是包括趙國士兵的,軍餉下不來,他們自然會搜刮民脂民膏了,而一般這種消息根本報不到皇上的耳中。
今年卻是不同的,因為溫惠派去了新的守城兵不說,還派了武家軍過去駐守邊疆,他們都有軍餉,不會去搶老百姓的糧食。
而秦國的獵戶和馬匪也是試圖進城搶東西吃的,結果卻是被守城兵給直接殺了,沒有殺了的,也都潰不成軍的跑了。
對於這個消息,溫惠還算是比較滿意的。
然而秦帝對這件事情似乎就是視若無睹,不譴責她殺了秦國的子民,也不說秦國子民搶她封地子民有錯。
既然如此,溫惠也選擇了視若無睹,直接將這些人當成磨刀石了,畢竟邊疆太安逸了,刀就會頓掉。
暗七也來了消息,他們已經進入秦國開始學習了,一切都順利。
最近的吳國,還真是不太平,那些老臣的反對之聲還沒壓下去,侯爺的擁兵鬧事才剛剛鎮壓下去。
就有人開始聚眾鬧事了,基本就是反對女人當權之類的,不同意吳孝賢和他成親之後大權交到她的手中。
而吳孝賢對付這種事情,就是鎮壓,而對老臣就是不聞不問,隨便他們自殺勸阻。
而之前對周的戰爭,雖然一路順利,卻也是消耗了不少。
所以國內現在完全可以用民不聊生來形容了,有的貧困小鎮都出現了移子街。
移子街說白了,就是互相交換孩子,然後用孩子來充饑,饑餓將人的良知、道德都給逼沒了。
所以一些叛亂,還是因為太過貧窮!才會搶劫富人。
而在吳國,並沒有善醫堂這樣的地方存在,難民更是沒有地方可以去。
五子樓主要還是收集消息的地方,當然名聲在外,總還是會施粥,可也根本就是一時的饑飽而已。
銀行在這場饑荒的大混亂之中,也是遭受到了幾次搶劫,不過都是些草莽漢子,不會內力,自然都是被暗處的暗衛人給擊退了的。
可吳國的當權者,還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嫁不嫁溫惠的事情,都在說著各地的反叛之類的。
而她溫惠的名聲也是完全被連累了,在吳國完全就是禍國殃民的妖女,而吳孝賢就是被妖女迷惑的昏君。
看著手中的紙條,敲擊著桌麵,這吳國她是遲早都要收入囊中的,百姓對她有太多敵意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