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對象
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是特定的,研究對象的不同將學科與學科之間區分開來。例如,人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認識和分析人口結構、人口過程和人口變遷,以及它們與各種社會力量——文化、經濟和政治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佟新.人口社會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4版,第3頁。)。保險學的研究對象是保險商品關係,體現在四個層麵:一是保險當事人之間的關係;二是保險當事人與保險中介人之間的關係;三是保險企業之間的關係;四是國家對保險業實施監管而形成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魏華林,林寶清.保險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第5—6頁。人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可以明確概括為人口結構、人口過程和人口變遷三者,保險學的對象可以簡要回答為保險商品關係。
(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研究對象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保障基金運作機製。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是認識和分析社會保障基金運行機製的一門新興管理學科。為此,首先要明確社會保障基金的概念、特點與種類,社會保障基金與國家財政和金融市場之間的關係,社會保障基金管理要達成的目標和為實現管理目標而采用的管理體製與管理模式;其次,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投資、給付與監管,即社會保障基金運作機製的各環節;第三,在社會保障基金周而往複循環過程中采用的管理方法,包括財務、會計、統計與精算方法;第四,各類社會保障基金的運作機製,可以分為社會保險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社會救助基金以及諸如企業年金等其他社會保障基金四類。
(三)本書的體係結構
基於學科的研究對象,本書除緒論外分為四篇,每篇各四章,總計十六章。第一篇為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概述,分別論述社會保障基金的概念與種類,社會保障基金與國家財政、金融市場的相關關係,以及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目標與體製。第二篇為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內容,分別論述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投資管理、給付管理與監督管理。第三篇為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方法,分別論述社會保障基金財務、社會保障基金統計、社會保障基金預算與社會保險基金精算。第四篇為各類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分別論述社會保險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社會救助基金和其他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
本教程不單設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法律依據與國際比較借鑒章節,而是根據章節內容的需要將其融入其中,比如在第二篇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各環節中,分別專設一節深入了解與之有關的法律法規,在講述到相關基本原理時,將國內外比較研究融入其中。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不如別的學科已達成清晰明確的共識,學者仍然在探索、分析、歸納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對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對象的認識會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我國社會保障製度改革的深化而不斷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