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謝娘娘。”

張太醫隨餘珊到了華陽殿,他為餘珊調配了一些藥,又讓宮人燒了熱水。

“娘娘,在水裏浸泡半個時辰,身上的寒氣就會沒有了,這半個時辰一定要保持水的溫度。”

“多謝張太醫。”

“娘娘,臣給你開的藥你按時吃了嗎?”

“藥?你是說倩心給我煎的藥嗎?”

“是的,娘娘的體質虛寒,要想有身孕就必須要按時服用我開的藥,我相信娘娘在調理個半年懷孕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藥不是健脾和胃的嗎?”

“娘娘,臣若不是讓倩心這麼說,你會喝吧。”

“那是我的事,跟張太醫沒有關係吧。”餘珊有些生氣。

“娘娘,臣說句不該說的話,娘娘心裏念的人已經死了,娘娘如今的依靠是皇上,娘娘隻要生下一兒半女的那麼你的地位便穩固了。娘娘難道沒有看出來皇上剛才對你和貴妃的態度嗎?貴妃對你那麼過分,皇上不但沒有責罰還親自送她回去,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貴妃的心裏隻有皇上,她所做的也是因為在意皇上,其二就是貴妃為皇上生了小公主,年前皇上禁了貴妃的足,可又因為小公主沒幾天便赦免了她,從這便可以看出孩子帶來的好處。臣知道娘娘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可人死不能複生,娘娘應該往後看。”

“張太醫,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娘娘,臣曾今有一個女兒,可是因為一些原因臣沒有見過她一眼,看著娘娘臣便想起了女兒,臣覺得虧欠女兒的太多,所以臣想彌補,可是臣的妻子和女兒已經不在了。娘娘很像臣的女兒,所以臣想為娘娘做事。娘娘,記得去年臣全力幫助貴妃生下公主不是臣有多麼忠心,而是為了不想讓娘娘因為小公主的事而受到懲罰,娘娘的那一跤確實摔得天衣無縫,可小公主一旦出事,娘娘可就脫不了幹係的,臣的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所以請你相信臣。”

“多謝張太醫這麼坦誠,不過我可以告訴張太醫,那天我被石頭滑到是事實。”

“這個臣知道,所以所有人才沒有懷疑娘娘,恐怕連那個幕後的人也沒有懷疑娘娘。”

“你是說還有人要害貴妃。”

“當然,要不然路上怎麼會多出那些石頭呢。”

“是誰?除了我心裏恨貴妃還有誰,當時府裏隻有太子妃了,她不會。”餘珊想到了尹梔香的善解人意有些害怕。

“娘娘,皇後的嫌疑是很大,她走在前麵卻沒能發現腳下的石子。可是這點又將皇後排除了,如果小公主真的出事了,她也脫不了幹係呀。”

“那到底是誰呢?”

“這樣的人很多,有可能是太子府的侍妾,也可能是當時的皇後。不過無論是誰,沒人懷疑娘娘就好了。”

“沒有人知道,張太醫是怎麼知道的。”

“娘娘,臣當時看到你的表現看出來的。”

“我當時很緊張嗎?”

“娘娘不用擔心,除了臣別人看不出來,那天臣為娘娘診脈了不是嗎?那時候臣才確定的。”

“其實我當時真的很希望貴妃的孩子生不下來,她太囂張跋扈了。”

“娘娘,皇上對你的態度與貴妃無關而是娘娘的心裏壓根沒有皇上,所以皇上才會對娘娘這麼冷淡的,隻要娘娘為皇上生下一個孩子讓皇上覺得你的心裏有他就會不一樣的。”

“可是我不想懷上皇上的孩子。”

“娘娘,你心裏的人心思根本不在你的身上,他喜歡的人如今都快要嫁給皇上了,你又何必為難自己呢?”

“多謝張太醫的開導,我知道了。”

“娘娘,倩心的娘是臣治好的,所以倩心對娘娘的心和臣一樣。”

“我知道了。”

“娘娘,藥已經泡開了,娘娘可以進去了,娘娘跑完以後要喝藥,臣已經讓倩心煎藥了。”

“多謝張太醫。”

餘珊的心裏一時根本接受不了皇上,可是她今天看到了鴛鴦對皇上的態度,她要為雲林懲罰鴛鴦的背叛,所以她要聽張太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