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機械與設備的分類
食品工業原料及其加工工藝項目繁多,使得食品機械與設備的規格、品種也層出不窮。我國還尚未製訂食品機械的分類標準,目前國內較為流行的分類方法主要有兩種:食品加工產品對象分類法和食品機械設備功能分類法。
食品加工產品對象分類法即按所用的原料或產品進行分類,如米類加工機械與設備,焙烤食品機械與設備,製糖加工機械與設備,乳品機械與設備,釀造機械與設備,麵類食品機械與設備,豆製品加工機械與設備,肉製品加工機械與設備,果蔬機械與設備,水產品機械與設備,飲料機械與設備,調味品機械與設備,糖果機械與設備,方便食品機械與設備,炊事機械與設備,罐頭食品機械與設備等。
食品機械設備功能分類法即按食品機械設備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特點進行分類,如物料輸送機械與設備,原料預處理機械與設備,粉碎、均質及混合機械與設備,熱加工機械與設備,冷凍加工機械與設備,成型、擠壓機械與設備,裝料及包裝機械,生化反應設備等。
本書的編寫體係是按食品加工產品對象分類的方法。
二、食品機械與設備的要求
(1)食品機械與設備應滿足各類食品的特定加工工藝要求,滿足生產工藝的實用性和多樣性需求。如在一台機器或一條食品生產流水線上采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方、改變不同的工藝參數或者調整設備的設置,就可以生產出不同的食品,從而達到一機多能、一機多用的效果。
(2)食品機械與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其結構的設計不僅要考慮便於清洗和易於拆卸的特點,還要杜絕出現死角,避免物料的積存,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同時還要求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零部件必須選用耐腐蝕、無毒的材料。
(3)食品機械與設備在使用中必須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特點。食品加工多數都屬於連續生產方式,如果生產中某一個部件出現了問題,不僅可影響生產,嚴重時還會造成全線停產,導致所投入的原料部分或全部報廢,這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三、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發展趨勢
食品工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發展也極為迅猛。目前,在國內食品機械與設備工業已完全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體係。
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發展是和食品工業的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食品工業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推動和促進了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發展,而食品機械與設備的發展又為食品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可以說食品工業現代化必須依賴於食品機械的發展及其現代化的水平,離開了現代化的儀器和設備,現代食品工業就無從談起。
近年來,我國的食品機械雖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總的看來,我國食品機械工業起步相對較晚,科研、設計、製造的基礎還比較薄弱,現在急需解決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1)深入研究基礎理論食品機械與設備的加工對象非常複雜,有固體、液體、氣體和固體、液體、氣體的混合體。由於食品所具有的特殊性質,隻有對食品顆粒間力學性質、黏彈性質、電學性質、熱學性質等的研究不斷加深,才能促進食品機械的設計與發展。
(2)高新技術的應用食品機械與設備的應用與研究,應當與高新技術結合起來。主要包括:光機電一體化技術、超聲波技術、光譜分析技術、遙感探測技術、超高壓加工技術、電磁技術、微波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微膠囊技術、超微粉碎技術等。
(3)係列化、通用化和標準化加強對食品機械與設備的係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及零件的標準化研究。
(4)研究傳統食品工業化的生產研究我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名優特色傳統食品,將其實現工業化,就應不斷研製開發出適應其加工工藝特點的相應機械與設備。
(5)果蔬深加工設備的研究我國水果、蔬菜產量居世界第一,原料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而在果蔬的轉化、深加工產品的種類、保鮮度的提高、增加其附加值等方麵,專用的機械設備還比較欠缺,還需要不斷的研發才能實現。
(6)水產品及肉類深加工設備的研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傳統的水產品、肉類精深加工的產品種類、食用方式也有了更高要求,因此,還要研製出適用的食品機械與設備。
我國地大物博,食品原料資源十分豐富。為了滿足人們對食品的營養需求,在保證原有食品特色、種類及需求量的基礎上,還應不斷研製和開發新型食品原料及適應新產品要求的新型的食品加工設備。因此,在食品機械與設備新產品的研製與開發方麵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