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升龍局”(2 / 2)

就在祁源穿越到聊齋世界的當,他接到了張國忠的電話,一聽要去看“升龍局”外加去鬼子的底盤給他們點顏色,心中頓時大喜,二話不就答應下來,簡直太對徐爺的胃口了。

要這兩者二選其一,看不看“升龍局”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搞破壞好玩啊,這貨從到大,過得一比一刺激,時候十二三歲的時候,就被他爺爺給扔到墳地,是練膽,當時嚇得哇哇大哭,也就過了兩個多月吧,躺墳包上都能睡著。

到了後來突破慧通境,實力大漲,就再也找不著啥刺激的東西了,這回一聽張國忠和袁林的話,當就留下了一張紙條,跟方桐二人趕往滬市和袁林、張國忠彙合。

長江龍脈水係豐富,有有贛江、湘江、岷江、漢江等等四十九條支流形成的龍脈,局勢極其複雜,風水節點多不勝數,徐國慶、袁林、張國忠三人都是此道高手,直接略過了一些不重要的風水節點,如此一來行程就快了許多。

可饒是如此,這些風水節點仍然給了他們巨大的震撼,當時在滬市的時候,徐國慶已開眼見識了那騰飛於九之上的巨龍,可當他四人一路走來,每遇到一個風水節點,心中的震驚便增加一分。

潛龍在淵,騰必九,將整條長江龍脈寄托於九之上是何等的手筆,若非近代科技的展讓很多事情變得簡單起來,即便耗費再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完成。

華夏風水界的曆史上有不少的大手筆,但大部分卻以破壞居多,不論什麼東西,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得多,從秦始皇嬴政東巡開始,有一走到了金陵,當時隨性的風水術士此地有王者之氣,秦始皇大驚,先是派人斷了金陵的風水,之後鞭打靈山,也就是今的方山風景區,最後將金陵改名為秣陵,三種鎮王氣的手法流傳在整個風水學曆史中,已經算是少有的大手筆了。

在此之後,李世民曾派袁罡到西南實地查看。到了川省閬中後,他看見大蟠龍山如兩條蛟龍盤繞城後,形成龍鳳之勢,於是便命人將大蟠龍山結合部分砍斷以破龍脈。據當時石脈被鑿破時,岩石上“水流如血”後來,閬中人才輩出,卻沒有出過子,據就和袁罡有關。袁罡破了閬中的王氣,不知是因為愧疚,還是愛上了閬中的山山水水,於是決定在這裏隱居。他根據風水學,在原古城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閬中古城,使之成為獨特的九橫九縱的格局,在風水界有極大的名聲。

到了明成祖朱棣這,他更絕,幾乎將所有可孕生帝王之氣的風水龍脈全部鎮壓,可偏偏卻漏掉了北方女真人的龍脈,這也導致了明亡之後再也沒有一個漢人皇帝,而二百多年後,滿人愈來愈強大,終於覆滅了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這三個風水事件在曆史上有極大的名聲,以那時候的條件來,每一樣動作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還僅僅隻是破壞而已。

但這個“升龍局”不一樣,他是人為布下的一個大的風水格局,以一條水龍帶動其餘十三條龍脈騰飛,整個過程雖然要耗費很長時間,但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國家展的越來越強大,徐國慶等人又怎能不驚。

他這個人雖然有點二,卻極其自負,但是親眼見到如此空前絕後的風水大局,也是目瞪口呆,半才了一句:“操的累,簡直不是人幹的。”

這話其實也對,按他的理解,要完成如此大的陣勢,先不提人力物力,光是懂的風水的同行,最少也需要三位像他爺爺那種修為的人來主持大局。至於自己和張國忠、袁林同等修為的人,怎麼著也要七七四十九人各自主持長江龍脈衍生而出的四十九條支流龍脈,而這樣的人,除了祁源和眼前這二位,徐國慶一個都沒見過,光從此點來看,就不枉能布下如此驚之局。

這四人除了方桐之外,就連見多識廣的張國忠和袁林也都傻眼了,一臉激動的神色那裏還像道家的高人,足足過了三時間才慢慢好轉,本來他們都差不多忘了“射日破陽局”那一檔子事了,但徐國慶可沒忘啊。

“升龍局”雖然震撼,但好玩程度差得遠了,鬼子這三兩頭的地震看來還不過癮,徐爺我再給你加把作料咋樣如何,於是他這一攛掇,袁林和張國忠也回過味兒來了。

張國忠作為掌教做事還有點分寸,但袁林不一樣,他這個人看著忠厚老實,其實蔫壞蔫壞的,他把眼睛瞪的溜圓,扯脖子喊道:“張掌教,這可是咱事先好的,你今要是敢不去,心哪我拿彈弓打你家玻璃,哼哼,你放心,憑咱的力量,哪怕你家在二十樓也不再話下,你可要想好了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