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次訂單的成功,大家的拚勁兒十足,熱火朝天的將訂單上的瓷器保質保量的完成,天瑜也難得的把所有事物交給天爍一個月來第一次睡了個昏天暗地。
“丫頭、丫頭。”天還未亮,葉氏就來到天瑜房間將天瑜喚醒。
天瑜睜開迷蒙的雙眼,看到葉氏隱隱約約穿了件絳紫色的新裝。心裏打一激靈快速的坐起:“娘,我沒睡過頭吧。”
葉氏遞過湯碗,嗔怪了她一眼:“你這孩子,什麼時候能不讓娘擔心呢?一幹起活來就不眠不休,一睡起覺來那就是不知黑白。快起來穿上衣服,一會兒還得去巧丫那。”
天瑜心虛的吐了吐舌頭,這兩天自己睡的迷迷糊糊的就連一日三餐也是讓葉氏迷迷糊糊的喂下去的,可是在迷糊還是不忘一遍一遍的提醒葉氏今天一定要把自己叫醒,今天可是巧兒於水生成親的日子。
喝完雞湯,快速的換上床頭擺放的新衣,鮮豔的桃粉色將那張白玉般小臉襯得更加瑩潤光瀾,香眉間眼波流轉初現無盡芳華,葉氏利落的將那柔軟的青絲鬆鬆挽起,從衣袖中拿出一支碧玉桃花珍珠簪,輕輕地別在發間。
“我的丫頭,今天也過生辰呢?真快一晃眼我的丫頭長大了。”
天瑜看著頭上的碧玉簪頂頭片片桃花似開半開,一顆大小適中圓潤的珍珠又一根銀絲吊落,微微左右擺動在燭光下閃爍著瑩瑩光華。
伸出手臂攬住葉氏的腰、心裏麵五味雜瓶:“娘,不管我張多大,飛多遠我都是你的女兒。”
葉氏歎了口氣:“哎~,快走吧,再不去就完了。”
“好。”
天瑜挽著葉氏的手臂走出了房門外麵的天空也漏出魚白,順著山勢向上走去,八月份的秋天清風帶著些刺臉的涼意,天氣雖然漸冷但那碧綠的枝葉依然迎站枝頭,偶爾隨風飄落幾片微黃的樹葉。
遠處依山而建的灰瓦白牆間大紅色的綢緞隨風輕輕的搖曳那樣的惹眼、來來往往的人群臉上都帶著洋洋的喜氣、淡淡的清晨入春天般溫暖。
“喲~,她葉嬸來咧,快進去吧。李嬸都等你們半天了。”
葉氏笑著點點頭:“張嫂,這些日子辛苦你們了。”
“不辛苦、不辛苦的,這也算是頂大的喜事、發了大水這可是頭一件呢,大家心裏歡喜著呢。”張嫂連忙推辭道。說完拿著手裏的物事急急忙忙的離開了院子。
“娘,我們進去吧。我都等不及要看新娘子了,還是娘家人好呀有福利,嘿嘿…”天瑜挽著葉氏的手臂疾步向屋內走去。
一進屋就被滿屋的紅色晃了眼,大紅色的喜字貼在牆麵的中央,屋裏所有的擺件上都紅豔豔的喜字。
巧兒穿著一身大紅色的嫁衣麵含春色嬌羞的端坐著銅鏡麵前,李氏拿著梳子正打算為巧兒梳妝,聽到動靜回過頭、滿臉難言的喜氣:“小姑,你們咋才來?”
葉氏嗔怪的瞪了天瑜一眼:“這臭丫頭的毛病你們還不知道。”
天瑜低著頭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
走到巧兒跟前:“三嫂,這是要為巧兒梳妝吧。”
李氏憐愛的看著巧兒、滿足的點點頭,遞過木梳:“小姑,可是巧丫的媒人,多虧了你俺家巧丫才能找到這麼好的婆家,你來。”
葉氏笑著推脫道:“你這親娘可好,自家的女兒出嫁哪有外人梳妝到道裏,三嫂你可不能偷懶,快去免得一會兒誤了吉時。”
“好。”李氏深吸一口氣,咽下胸口的酸悶,再次拿起梳子:“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地。”將那濃密的黑發全挽起梳成婦人的發髻,拿起旁邊大紅的絹花別再鬢發之間。
葉氏見李氏為巧兒梳好了發髻,再次從衣袖中拿出一支與天瑜一摸一樣的碧玉簪戴在巧兒絹花的下側:“巧丫,你與天瑜在姑姑心裏都是一樣的,這裏既是你的家也是你的娘家,誰也不能欺負了你去。”
巧兒輕輕地點點頭:“我記下了,姑姑。”
“這才乖。”說完拉起李氏:“三嫂,讓她們姐妹倆說些體己的話吧,咱倆出去看看東西準備好了沒有。”
剛剛的還滿臉歡喜的李氏,想到自己女兒不一會就要出嫁一臉的不舍、回頭看看巧兒終究隨著葉氏出了房門。
葉氏輕輕地拍了下李氏的手,安慰道:“當娘的女兒要出嫁那是要高興的,左右一道牆罷了,又不是隔山隔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