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兵的衝鋒,站在城頭的趙立趙將軍看著金軍已經進入了射擊射程,便下令手下開始攻擊,最新發動的就是號稱弩中霸主的床弩,此弩又叫絞車連弩,將一張或幾張大弓安裝在床架上,絞動其後的絞軸,張弓裝箭,用大弓的合力來彈射長箭,射程可達500米,是中國古代弩類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床弩發射的箭以木為杆,以鐵熗頭為鏃,以鐵片翎作尾翼,號稱“一熗三劍箭”,實則是帶翎的短矛,破壞力巨大,以之守城,攻方的的轒轀車,雲梯,木幔,巨盾……遇之莫不破;以之攻城,城壘不完,如遇土城木寨,中之如同摧朽。明朝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慨歎“其牙一發,諸箭皆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崩潰,樓櫓亦顛墜”。床弩還可發射“踏蹶箭”,使之成排釘在夯土的城牆上,供攻城者攀緣登城,有如一部機動雲梯。或者,在弓弦上裝兜,一次盛箭數十支,同時發出有如疾風暴雨,名曰“寒鴉箭”,實為攻守之間不可多得的利器。
隻見數十名士卒,轉動絞盤,拉滿弩弦,巨大的箭簇呼嘯飛出,直挺挺的落到金軍衝鋒的隊伍中,將數名金軍釘死在地上,金兵的陣營雖見如此利器,大沒有絲毫慌亂,依舊悍不畏死的發起衝鋒,多日攻城下來,讓他們知道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雖然看著聲勢嚇人,但殺傷力卻是十分有限的,實在是發射速度太慢所致,隻要拚命衝過這道死亡線之後,這大殺器就沒什麼用了,而城牆上的宋軍也知道這一點,他們大多都是瞄準著金軍的攻城器具射去,隻見金軍的攻城塔、衝撞車、大盾牌、雲梯等在宋軍威力巨大的床弩攻擊下被破壞。
此時金軍大營中,一位中年將領看著眼前久攻不下的徐州城,卻沒有一絲煩躁,表情十分平靜,他心裏知道,此時的徐州城,並不是戰場的關鍵,關鍵在於從滕縣派出去的五千輕騎,隻要他們奇襲揚州,活捉了南人的皇帝,那麼大局就將鼎定,天下就是大金的了,徐州城破與否都不重要了,希望離連、烏林他們能夠順利吧,想到多日以來交戰在宋軍的反擊下,自己吃了不小的虧,對於對麵那個將軍不禁感到十分感興趣,沒想到軟弱可欺的南人中還有如此豪傑,聽說昨日身中六箭,依然勇猛異常,力戰不退,比起我女真勇士也不遑多讓。
此人就是此次金人攻宋東路軍的總指揮粘罕,又名完顏宗翰,本名黏沒喝,又名粘罕,是金國名將,女真族國相撒改長子,勇猛有謀。參與擁立金太祖完顏旻稱帝,備受信用。參與滅遼攻宋等重大戰役。天慶五年,建議舉兵滅遼,大敗遼軍於達魯古城。金太宗嗣位,建策攻宋。天會三年,大舉攻宋,南渡黃河,號稱是金朝開國第一功臣。
隨著戰爭的進行,金兵已經衝過了床弩的封鎖線,而此時宋軍的另一種戰爭利器開始發揮威力了,那就是神臂弓,此弓名弓實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是宋軍弩手的製式兵器之一,裝有機關,也可由一人發射,可貫穿重甲,其拉力分為三檔,一百五十斤、一百二十斤、九十斤,神臂弩是一種介於單兵和床弩之間的多用途弩,是直接拿一個單兵弩架在某個依托物上上弦發射,關鍵是用弩最前方的一個鉤子形裝置和下方支架起到固定的作用。神臂弩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腳張弩,而是利用前方的鉤子作為支點,下方支臂作為支撐,來完成上弦的,所以其拉力可能較通常腳張弩略大。不斷有金兵在這種利器下倒下,而此時的金兵也開始彎弓還擊,雖然裝備比不上宋軍精良,且兼喪失地利,但由於遊牧民族的天性使然,在對射上卻絲毫部落宋軍的下風,城牆上的宋軍也不斷在金軍的攻擊下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