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觀雜役(1 / 3)

綠蘿山下,此時正當春和日暖之時,隨山蜿蜒伸展的山路旁,各色花朵紛紛灑灑,競吐芬芳。半山腰處,有一片略顯寬敞的空地,幾位行人正放下行李歇腳。其中一位長者模樣的男子正向另外三名十來歲的少年囑咐此行事項。長者是山下徐家村的裏正,名叫徐延慶,另外三名少年郎都是村中晚輩,算是他的子侄輩。最大的十七歲,名為徐文廣,居中者十六歲,名為徐文禮,是徐文廣的弟弟,最小者剛過十五,名為徐晉元。

“你等聽好,待會兒到了青玄觀,切不可失禮聒噪。這次卻是我苦心爭取的機會。觀中雜役活計不重,卻酬勞豐厚,各位仙長都是心善之人,若是你三人兢兢業業,或許還另有賞賜,等到做完這幾月,相必也可掙下一份聘禮,到時回的家來,請鄉老說合戶好人家的姑娘,正好把婚姻大事定了,也算了了家中父母的一樁心事,切不可玩耍自誤。”徐延慶正色叮囑。

“是,大伯,我們一定會用心做活。”三名少年恭謹答道。

“晉元。”徐裏正又單獨喚道。

“你雖年紀最小,卻因為父母早喪,雖有族中叔伯扶持,也要自己打理生計,反倒是比文廣他們二人要沉穩許多。這次上山打雜,你定要多看多學,或許討得觀中管事歡喜,給你一份長工,今後也算有個穩當活計,做上幾年再成個家,也算告慰你地下的雙親了。”徐裏正歎道。

徐晉元聽了,知道裏正是真心關慰自己,忙開口應是。旁邊文廣兄弟也麵露關懷神情,顯然有些同情徐晉元的遭遇。

原來徐晉元因為父母早喪,自小就是在族中吃百家飯長大的,又因為與文廣兄弟年紀相仿,平時交情也好。所以這次青玄觀中招收雜役,便結伴而來,也算有個照應。

幾人又歇了一陣,眼見日頭漸高,於是又擔起行李向山上走去。

徐晉元看著秀麗山景,隨著早上薄霧漸漸消散,山色如水洗,空山鳥鳴,空氣清新,彷如仙境。不由追上徐裏正問道:“大伯,聽說綠蘿山青玄觀曾有仙人停駐,是真的嗎?”

徐文廣兄弟聽了,也大感好奇,同樣看向徐裏正,麵露期待。

徐裏正見三人如此模樣,失笑道:“你們這些家夥,看來平日裏沒少聽那些說書先生的神怪故事。”

三人赫然賠笑,卻連連追問。

“不錯,聽族裏老人說,綠蘿山乃是難得的福地,山秀水奇,靈物眾多。二百餘年前,青玄觀的祖師雲遊至此,心感此地靈秀,於是大興土木,建了修行的道場。據說,這位祖師就有絕大法力,開山辟石,舉手之勞,倒稱得上是神仙中人。至於後來嘛,也不知這位祖師是飛升成仙了,還是離此雲遊了,再無消息。”徐裏正悠然歎道。

“那現在青玄觀裏還有神仙嗎?”徐文廣聽了,更是好奇問道。

“這倒不知,不過青玄觀中諸位道長都修為深厚,身負異術,經常有道長下山時遇到病患,施術救治,往往手到病除。所以附近住戶也當觀中道長是仙家弟子,崇敬有禮。”徐裏正隨口答道。

三名少年聽了,想起過往聽過的神異奇談,不由更是心向往之。

四人邊趕路邊賞景閑聊,三名少年又正是活潑的年紀,一路說笑指點著倒也不覺疲乏,竟在晌午前就趕到了地頭。

徐裏正來到青玄觀門前,舉手輕叩觀門。隨著幾聲腳步聲響。一位在門房中值日的小道士開門而出。見是山下村中的徐裏正,忙笑著招呼道:“徐老,可是帶了來做雜役的鄉民上山來了?李師叔正念叨著人手不夠呢,你卻正好來了。”

徐裏正也滿麵含笑道:“小道長,李道長吩咐的事卻不敢多耽誤,這不,我一得了消息就在村中喚了幾個心巧能幹的後生趕上山來。都是小老的子侄,知根知底的,定不會耽擱觀中活計。”

二人邊說笑著邊招呼身後三名少年跟上,進了觀中。隻見觀中古柏蒼蒼,殿閣相連,暖煦和風吹來,檀香飄渺,間或幾聲山雀鳴叫,更顯雅靜,果然是好一派仙家景觀。

小道士引領眾人自偏殿進入,穿過幾重屋宇,來到觀中管事李道長的居處。小道士吩咐眾人且在院中等候,便進屋傳話。不多時,便有一位中年道士闊步而出,正是管事李道長。

“徐裏正,你可正是來的巧了,最近觀中整修,我這邊正發愁人手安排不過來呢。想著你若再不帶人來,就要下山去搶人了。”

李道長倒是大氣豪爽,見麵就和徐裏正開上了玩笑。

徐裏正也笑道:“你卻休要埋怨,我自縣城回來得了消息,當天就在村中挑選了人選,這不馬上給你送來了。來回奔波連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你可要把自釀的鬆露清酒拿來慰勞我一番。不然,我可帶人就走,管你去如何焦頭爛額。”

“嗬,別,知道你這老兒好酒,惦記著我的私藏不是一天兩天了,趕緊把人給我留下,回頭讓你捎上一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