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重大傳染病流行蔓延,是衛生部門的重大責任。要堅決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把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放在突出位置上,依法做好宣傳教育、疫情監測、救治等工作。要會同地方有關部門和專家,認真分析地方病發病原因,製訂有效防治策略。要認真貫徹落實《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將計劃免疫工作納入法製化軌道,納入政府公共衛生工作的責任目標。增加經費投入,確保必要的工作經費,認真組織實施好各項計劃免疫項目,加強規範化管理,努力達到項目預定目標。要加強對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當前,甘肅省艾滋病防治處於重要時期,要全麵貫徹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全省艾滋病防治現場會議精神,廣泛開展宣傳教育,采取果斷的幹預措施,阻斷艾滋病傳播途徑,加強疫情監測,積極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製艾滋病在甘肅省的蔓延。要加大力度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全麵實施現代結核病控製策略,提高肺結核病人的發現率,落實結核病項目配套資金,加強對結核病人規範治療與管理,保持高治愈率。要進一步加強地方病防治工作,落實配套資金,有效加強碘缺乏病、大骨節病、麻風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要圍繞《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確定的目標,切實抓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的實施,探索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和殘疾的途徑,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兒童死亡率。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農村改水、改廁力度,改變農民生活環境,減少疾病發生。
(四)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製改革,提升城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推進城市醫療服務體製改革,不僅是醫療衛生發展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期望,也是衛生工作堅持以人為本,行醫為民,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措施。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僅是新農村建設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製改革的重要任務。要堅持政府主導與引入市場機製相結合,發揮政府在加強領導、增加投入、製定政策、嚴格監管等方麵的主導作用,同時注重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投資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調動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要按屬地化和區域衛生規劃原則,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分類管理,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和行業監管,有效解決衛生事業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協調問題。要堅持優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實行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改革運行機製,加快社區衛生發展,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要改革“以藥補醫”的機製,完善醫療機構財政補償機製和藥品價格管理機製,引導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合理用藥,從源頭上抑製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趨勢,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同時要積極探索在公立醫院設立一定數量的扶貧病房,切實解決好經濟困難人群的就醫問題。要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活動,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注意總結先進單位的管理經驗,認真組織推廣。要開展經常性的檢查監督,對那些管理混亂、有章不循、服務質量低下、醫患矛盾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衛生單位,要行政幹預,追究責任。
(五)堅持中西醫並重,加快中醫藥現代化建設步伐
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發展中醫藥條例》,把中醫藥工作切實抓緊抓好。要完善綜合中醫院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急診收治能力,以西醫為主的綜合醫院也要積極開展中醫藥服務。要深化中醫機構內部改革,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中醫藥醫療服務質量。要切實加強中醫專科建設,爭取大多數中醫院都有若幹項有特色優勢和規模效益的重點中醫專科,擴大中醫藥社會影響,為群眾提供優質中醫服務。要麵向基層,加強農村和城市社區中醫藥工作,為農村和社區居民提供質優價廉、安全有效的中醫藥醫療服務,降低人民群眾的醫療費用。要加快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促進中醫藥可持續發展。
(六)重視衛生科技教育,增強醫療衛生戰線自主創新能力
實現衛生事業既快又好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教育,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大力實施衛生人才工程,建立培養、選拔和使用的工作機製,創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多出人才,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新熱情,營造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麵。要加強科學研究,發揮高等院校、重點專科、重點實驗室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力爭在重大疾病防治、公共衛生應急和中醫藥治療新發傳染病、慢性病等方麵取得創新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搶占醫學科技製高點。要大力發展衛生教育,在培養、引進高水平人才的同時,針對甘肅省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素質不高的現狀,大力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學曆教育,推動中專向更高層次教育方向發展,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夯實自主創新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