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化項目管理,確保工期和質量
在第一階段“村村通”建設工作中,有的地方和單位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有效做法,進行總結推廣,有利於搞好第二階段的建設工作。一是要製定周密的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機製。二是要充分發揮專家在工程建設中的設計、指導作用,並讓他們參與方案的實施全過程。三是要嚴格資金管理,加強對“村村通”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挪用。四是要嚴格招標、投標管理,精心選用設備,確保工程設備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五是要加強對工程建設的審計監督,從項目設計開始,到工程竣工驗收等一係列工作環節,都必須納入審計監督範圍。六是要加強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管理,遵守施工規範,嚴把質量關,講究勤儉節約,努力降低建設成本。
(四)要探索建立和完善長效機製
針對第一階段“村村通”工程運行中出現的因日常維護費用得不到落實,設備損壞後得不到及時修複,收看場地、管理人員和電費不落實造成不同程度的“返盲”的現象,在第二階段建設中,各地必須加強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製。首先,各地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摸準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措施和辦法,動員和組織各方麵力量建立起“村村通”工程的有效管理和維護服務體係,逐步完善農村廣播電視管理製度。其次,對2005年要建成的2036個項目點,從工程實施之前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抓好設備采購、安裝調試、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在工程建成後,要及時將其納入廣播影視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範圍,實行製度化、規範化管理。第三,要結合市、縣廣電部門體製改革工作,按照建立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係的要求,進一步理順縣、鄉廣播電視管理體製,保障“村村通”工作健康發展,使其長期有效運行。第四,要解決好“村村通”建點選址問題,做到既有利於設備的使用管理和維護,還要有利於村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第五,要加強對鄉村“村村通”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具備較強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能夠熟悉相關規章製度,熟練操作設備,精心維護保養好設備。
(五)確保“村村通”設備的播出安全工作
“村村通”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轉播好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節目,嚴禁擅自收轉境外衛星電視節目,也不得私自播放錄音、錄像帶及光盤等音像製品。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和做好“村村通”安全播出工作,做好防火、防災、防盜工作,嚴防“法輪功”插播破壞,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三、確保“村村通”工作順利實施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已經成為一項中央重視、省上支持、社會關注、涉及農村千家萬戶的係統工程,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廣播電視行業的範疇。為了確保這項工程能夠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的目的,各地政府必須要加強領導,協調各方力量,組織和實施好“村村通”工程,形成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廣電部門全力以赴、社會各界積極支持、人民群眾熱情參與的良好工作局麵。
(一)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
第一階段“村村通”工作的實踐證明,做好“村村通”工作,必須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列入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保證“村村通”配套資金及時落實到位,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在第二階段的建設工作中,各級政府要繼續對此高度重視,加強工作力度,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把“村村通”工作納入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政府考核幹部的內容,切實做到五個“納入”。
(二)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確保項目按期完成
“村村通”工作的組織實施,需要相關部門的相互協作,共同配合才能夠完成。各級廣播電視部門作為“村村通”工作的具體承擔者,要充分發揮好牽頭組織的作用,積極向各地黨委、政府做好彙報,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具體抓好各項工作的推進實施。要及時與發改委、財政等部門做好溝通,協調解決好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發改委、財政、物價等有關部門要對“村村通”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尤其在落實配套資金、製定有關政策等方麵要與廣電部門加強聯係,密切配合,共同推動“村村通”建設任務的完成。
(三)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領導機構和運行機製
省政府已經建立了“村村通”工作聯席會議製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廣電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以加強對全省“村村通”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各市、州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運行機製,配備精幹的工作人員,在經費上給予保障,按照“村村通”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製定具體措施,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真正使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