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沈家嶺。舊稱瓦埠山。
②作者生日為8月25日
③三萬義勇:在沈家嶺和狗娃山上與敵人血戰的解放軍將士。
慶祝蘭州解放六十周年沈家嶺狗娃山口占兩首其二
前代維公①此頌情,
今朝彭總②至鏖兵。
報端再睹舊彈孔③,
耳傍又響槍炮聲。
①清朝秦維嶽曾作詩《瓦埠山》
②彭德懷元帥,解放蘭州的我軍統帥。
③報紙紀念文章和照片,昔日地堡和彈孔仍清晰可見。
我與某單位仲裁生效後①
三天寵恩勝三年,
秋日熱情似夏天。
王孫還是此王孫②,
何故強歡棄顏麵。
①作者單位與某單位仲裁生效後,以前阻撓人態度大變,異常熱情。看來用法律來維護正義還有作用。
②王孫:封王者的後人。詩中指以貴族自居的小領導。
明哲將赴澳洲①
秋雁未飛已斷腸,
小兒不日別故鄉。
雁至梅嶺既北返②,
我到何時喜欲狂。
①明哲九月二日將遠赴澳大利亞,家人都在為其忙碌,準備行裝。誰也沒說出口,但深知大家的心情同作者一樣。
②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中有: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大庾嶺因多梅又稱梅嶺。
聞吾弟欲梨園送兒離別①
梨下把盞送離鄉,
半杯歡喜半感傷。
九曲黃河九千裏②,
別意與之誰短長?
①今天下午,作者二弟來電話欲在什川梨園為明哲赴澳送行,言真意切。作者這幾天感情比較敏感,故以此為題作了這首詩。
②九曲黃河並非實指黃河九曲,形容黃河曲折彎延。同樣九千裏形容黃河很長。
遊子送別①
遊子遊前夜,浮雲浮嶺南②。
舍內燈長明,長空月不圓。
千言又無語,無語似千言。
一聲父安心,雙淚落胸前。
①作者兒子還有一兩天就要遠赴他國了,分離終於到眼前了,想給兒子說的話非常多,又覺得每一句話都說過了,真的不知該說什麼了。
②浮嶺南:將向嶺南飄去。
全家人野外自助餐送明哲①
何送更情長?山蔭支烤箱。
爭燒最自愛,他國各憶香。
爺奶送心肺,叔嬸贈肚腸。
弟未諳此道,獻梨不分嚐。
①明哲後天就將遠行,全家人討論如何相送更具紀念意義,建議很多爭執不下,明哲的爺爺奶奶決定野外自助燒烤,遂有了詩中一幕。
晚間帶狗小區鍛煉偶得①
斜徑夜深幾燈明,
幽亭偶有呢噥聲②。
愛犬與我共此刻,
促織③予誰唱晚風?
①作者喜好晚上跑步,牽著小狗,人陪狗遛彎,狗陪人鍛煉,好不自在。本詩就是牽狗跑步中的見聞。
②有情人在竊竊私語。
③促織:蟋蟀。
送別①
天垂幾行淚②,
樹動多哭聲。
言不達語意,
身在心已空。
①今天上午從機場送兒子回來,什麼事也不想幹,什麼話也不想說,此刻的心情不知道如何表達。
②天空飄了一陣小雨。
晨起,又是陰雨天①
適才天殤雨如織,
又是日隱②平明遲③。
是否錦褥擁棉衾,
他鄉也感寒涼時④?
①清晨起床,窗外又在下雨,有些寒涼。不由得又想起遠在澳洲尚處初春的兒子,此時可好?
②日隱:太陽躲到雲層後麵了。
③平明遲:天亮的比平時遲。
④又想起了剛到澳洲的兒子,此時也感到冷嗎?衣服穿的夠嗎?
別隨新同學①
校前別手揮,
人後無淚飛。
獨女留蘭州②,
何慮不早歸。
①王隨新:現為中鐵七局副局長,是作者大學同學,又是陝西老鄉,平日交好。作者去西安多會找他,他來蘭州也會找作者,每次見麵都惜惜相別。
②隨新同學的獨生女今年進入蘭州交通大學學習。
憶雨中陪同學遊青城山①
卌年遊嶽心幾空,
清幽深邃迷青城。
雲雨百回悟大道,
無名無為參平生②。
①二〇〇九年三四月間,作者因公去成都,在成都遇見了武漢的同學邱暉,並和成都同學謝祿皋、梅紅雨中遊覽青城山,謝祿皋同學做為東道主擔當了導遊的角色,闡述了對“上善若水”“大道無名”的認識。
②無名無為字雖簡單,但絕大多數人(也包括作者)一生也參悟不透。
三台閣詠蘭州①其一
三台高閣豪氣滿,
一河大水②兩接天。
街區成畦③綠道裁,
樓林無須俯首看。
①三台閣位於蘭州市南皋蘭山之巔,是觀看蘭州市容市貌的絕佳之處,多年前曾在此看過蘭州容貌,但這次觀看感觸很深,蘭州的變化太大了。
②一河大水指黃河之水。
③畦:用田埂圍成的整齊的田地。
三台閣詠蘭州其二①
晨觀城郭午賞雲,
半日凡人半日神。
此間快活不留戀,
太陽未隱我先隱②。
①這首詩與《三台閣詠蘭州其一》同時而作。其一寫從三台閣看蘭州市容市貌,其二則是寫皋蘭山的風光。
②隱:藏起來,消失。本句意思是太陽還沒有下山我先行下山。
年少逸事①:秋天掃樹葉
秋樹不敗幾搖淨,
鐵帚緊掃欲摟窮。
葉山紮捆盡入袋,
羸童②馱家為過冬。
①也許是事情不多;也許是心態漸老,近日常憶兒時舊事,常憶那些今天孩童不曾有過的童年趣事,並作成係列詩,願與作者有同樣經曆的人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