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十常侍的末路(1 / 2)

董太後的寢宮內,宮女已經被董後趕了下去,屋內隻剩下董太後和張讓。董太後先示意張讓去房門前看看屋外是否有人,等張讓確認後才開口說:“何進的妹妹,當初是我抬舉她,她才能坐上皇後的位置。如今的她的孩子即將繼任皇位,朝廷內外的大臣皆是她的心腹,權利太大了,以後我該如何是好?”

張讓見董太後確有和何進一係作對的意思,這才開口說:“娘娘可以垂簾聽政,封皇子劉協為王,再封國舅董重為大官,掌握軍權。另則重用臣等,那麼大事可圖!”

董太後聽後甚是歡喜,笑道:“真是妙計啊。爾等真是深知我心。”

次日上朝,董太後擬下懿旨,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讓張讓等人參與朝政。

何太後聽後,不願在大臣麵前敷了董太後的麵子,便在自己的寢宮內設宴,請董太後赴宴。

酒過三巡,何太後起身捧著酒杯朝董太後拜了一拜,“我們都是婦道人家,參與朝政終究不是正舉。昔日呂後因掌握重權,最後宗族千餘口都被殺了。現在我們應該退居深宮,朝堂的事,還是讓大臣元老們自行商議吧,這次是國家大幸。不知太後是否認同這些。”

董太後確實出奇的憤怒,“你當年殺死王美人,就是因為心存嫉妒,現在你兒子當了皇帝,你哥哥何進得勢,還好意思說我?我讓驃騎滅了他何進,是易如反掌。”

何太後見董太後如此不知好歹,也是怒火中燒,“我好言相勸,你怎麼能這樣?”

“哈哈,你一屠戶家的女兒,能有什麼見識!”

一旁的張讓見兩位太後越吵越凶,連忙出言相勸,最後好說歹說才把董太後勸回寢宮。

董太後走後,何後越想越氣,就招來何進說了此事,何進聽後也沒說什麼,隻說了一句“明天看我的。”就走了。

次日早朝,何進讓他手下的人奏明皇上,說董太後原本是藩妃,不宜久居宮中,應遷去河間府。朝堂上的大臣都沒提出反對意見。

當天,董太後就被逐出了皇宮,接著何進就帶著兵馬圍住了董重的府邸,董重知道事不可為,為了保住自己後代,便在後堂上自刎了。

張讓、段珪見董後一枝已經廢掉,便拿著金銀珠寶掏號何進的弟弟何苗和其母舞陽君,並且對何後百依百順,又得到了寵幸。

六月,何進派人到河間府毒死了董太後。後來董太後的棺材被帶回了京城,葬於文陵。

何進自知理虧,這幾日一直托病不出,直到有一天司隸校尉袁紹上門拜見何進。

“將軍,最近張讓、段珪在外麵散布流言,說你毒死了董後,企圖謀反。不如現在就把這下宦官殺了吧,不然以後必成大禍。”

“本初,我這剛除去董後,就立馬對宦官下手恐怕不好吧。”何進還是猶豫不決。

“將軍,現在你手下的人都是俊傑之輩,若將軍肯做必定事成。”

“這,先容我考慮下吧。”

就在何進考慮之時,張讓就得到了線報,他連忙轉告何苗,並且送去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