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又稱為昆侖墟,為“萬山之祖”,勢鎮群山,威攝四海,九州華夏大地上最神秘的山脈之一。巒峰起伏,綿延百裏,奇峰亭亭玉立,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在玉虛峰、玉珠峰之間的雲霧中隱藏著一座不被世人知曉神秘幽美、雲霧飄然的懸浮仙島——天渡島。

天渡島聚天地靈氣,衝日月精華,是一個充滿神話傳說的世外仙島,這裏的人可參透宇宙玄妙,與自然神力相通,可掌控人力所不能為,還可避開生老病死。島上恢弘巋然的仙宇瓊閣,仙鶴環飛,雲霧飄蕩,飛瀑虹橋奇岩,仙草奇花不謝,翠竹留雲長青,還有一叢叢風雅優韻的茶花,仙島上彩蝶紛飛,玉蜂歡舞。島上有三座奇秀突兀的山峰,落日峰、朝雲峰、攬月峰。落日峰上有一個聖潔的炎火池,終年不息;主峰朝雲峰上長滿了奇花仙草,雲霧與花草香氣盈盈繞繞;三千弱水溪從攬月峰的天外洞中緩緩流下,猶如從浩瀚星空湧出一般。

三千弱水溪在半山腰時流經一個玉石仙台,流入一個長有蓮花的碧水潭,潭中有紅、黃、綠、白、藍五色蓮花,中間是一株萬年不死的金葉玉蓮。晴空的夜晚,澄潭映月,美輪美奐,此潭也叫映月潭。再從映月潭流出弱水經過一片桃花林,幾十株碧玉仙桃樹在弱水溪兩岸錯落分列,桃林總有在花期的,有結果的,灼灼的桃花瓣,隨風飄落到弱水溪中,溪畔有一渡口,渡口岸邊矗立一方青石,鐫刻四個鎏金大字“桃花渡口”,經曆數萬年風雨,字跡略顯斑駁。

站在桃花渡口岸邊順河流向下望去是煙火繁華的人間,逆流而上是去往一個未知神秘的世界,漂浮桃花瓣的弱水在望塵崖邊飛流直下,便是天渡島上中最美的景色一——桃花飛雨,飛雨在風中細化成了雲霧。雲霧夾雜著片片桃花瓣在五行幻陣的作用下將天渡島隱藏在昆侖諸峰之上,在凡間的世界中從此無隱無蹤。

桃花渡口北麵依山而建的一座仙宇瓊閣、氣勢輝煌、布局巧妙、仙霧繚繞的紫霄宮,飛簷峭壁,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紫霄宮內有修養會客的淩雲殿,下棋品茶的靜心齋,書經寶典的藏經閣,古韻素雅的天涯樓,天涯樓的四角懸掛著風鈴。仙風道骨、慈眉善目的洞天老祖不去九天外仙遊時便住在淩雲殿,主管著天渡島,島上除了四位仙奴,每隔數百年收入門下的一兩個徒弟外,便無他人。島上神仙悠閑自在,每日吃花食草,飲茶喝蜜,下棋撫琴,修煉道術,探討天地萬物與三千大世界的奧妙,沒有生死病痛的憂慮。雖然是清幽極樂之地,但也有門規戒律,仙島之上的人不可隨意下凡,凡人也永遠難登仙島。

天渡島被望塵崖飛流的弱水瀑所氤氳出的雲霧環繞,並被島上的五行幻陣:金——玉石仙台上的青銅神龍鼎;木——桃花林那些萬年不死的仙桃樹;水——攬月峰上流出的三千弱水溪;火——落日峰上的炎火池;土——朝雲峰上聖靈的黃土。即便修道之人也無法衝破幻陣,凡人更是無法踏足,老祖每隔數百年之期會親自下凡或委派門人去尋一兩位具有五行仙根之人,傳授法術,在自己去往天界時,接替自己掌管天渡島。世間那些得道修行之人,大智大哲之人,慈悲至善之人,如黃帝、炎帝、神農氏、大禹、彭祖、老子、莊子、鬼穀子以及後世的張三豐、王重陽等都沐浴映月潭,在紫霄宮住一兩日後在桃花渡口處,腳踏蓮花,沿著弱水溪逆流去往了傳說中的神秘世界。

一千多年前,一個飄逸不凡、身材頎長、白衣玉帶的俊美少男在此渡口執掌天渡島,常常一人在渡口旁那株碧玉仙桃樹下,獨自吹簫,黯然神傷,曾經為了救自己而香消玉殞的佳人,如今隻留下元神在這株自己曾種下的碧玉仙桃樹中繼續修煉千年以求恢複。

曾幾何時,桃花渡口畔花瓣漫天飛舞,我在樹下吹簫,你翩若驚鴻揮袖曼舞。

曾幾何時,竹林裏玉石仙台上,你在荷香中靜靜撫琴,我在默默領悟道法玄妙。

如今桃花依舊盛開,隻見那張冰玄遺音琴,卻不見佳人歸來。也許注定了你是我一生中最亮的那顆星星,沒有你,夜空從此失去了光芒,淒涼寂寞,如有來世,無論多少輪回,千尋萬覓也要與你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