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1〕潯陽江:即流經潯陽境內的長江。索索: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回燈:移燈。重:再。

〔3〕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擰動以調音定調。

〔4〕掩抑:掩蔽,遏抑。思:讀去聲。

〔5〕攏:左手手指按弦向裏(琵琶的中部)推。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玄: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細的弦。嘈嘈:沉重舒長。切切:細促輕幽。

〔7〕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幽咽:遏塞不暢狀。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8〕迸:濺射。

〔9〕曲終:樂曲結束。拔:奏彈弦樂時所用的拔子。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斂容:嚴肅矜持而有禮貌的態度。

〔12〕蝦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遊樂地區。

〔1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1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王個皇帝的陵墓。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女。

〔15〕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16〕鈿頭雲篦:鑲嵌著花鈿的發篦(櫛發具)。擊節:打拍子。

〔17〕顏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19〕來去:走了以後。

〔20〕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闌幹:形容流淚。

〔21〕重(讀平聲):重新,重又之意。唧唧:歎聲。

〔22〕嘔(音歐)啞嘲哳(音折):形容聲音噪雜。

〔23〕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24〕卻坐:退回到原處。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25〕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1、湓(pén)

2、錚(zhēng)

3、賈(gǔ)

4、憫(mǐn)

5、徙(xǐ)

6、謫(zhé)

7、荻(dí)

8、幽咽(yè)

9、蝦蟆(háma)

10、綃(xiāo)

11、鈿(diàn)

12、篦(bì)

13、春江花朝(zhāo)

14、嘔啞嘲哳(ōuyāzhāoz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