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食品選購(1 / 3)

西紅柿凸起無礙

部分人在購買西紅柿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西紅柿頂部長著桃子似的凸起,那是點過激素的標誌。

青菜越綠越好

綠色蔬菜營養所含的維生素較為豐富,這已經是常識了。於是,許多人在購買青菜時,都喜歡揀那些最綠的挑。但事實上,青菜太綠,甚至綠得都發黑,那肯定是化肥過量。

沒根的豆芽好

有些人在挑選豆芽時,喜歡選沒根的,認為看起來比較幹淨舒服,而且清洗起來比較容易。但實際上,綠豆芽光溜溜,不長須根,是因為施過尿素,這樣的豆芽食用過多,容易致癌,害處不小。

帶蟲菜很安全

有人對帶蟲眼菜情有獨鍾,認為有蟲眼表明沒施過農藥,這其實並不保險,因為菜農情況各不相同,有的菜農見菜有蟲了,可能提早拔菜,有的則可用重藥施治。

越重的西瓜越好

很多人都認為,個頭差不多的西瓜,拎著越重水分越高。但事實上,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輕。一般同樣大小的西瓜,以輕者為好,過重者則是生瓜。

敲起來聲音大的西瓜好

部分人在購買西瓜時,以為敲起來聲音響亮的瓜才是熟瓜。實際上,將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輕輕彈拍,發出“咚、咚”的清脆聲,托瓜的手感覺有些顫動,是熟瓜;發出“突、突”聲,是成熟度比較高的反映;發出“噗、噗”聲,是過熟的瓜;發出“嗒、嗒”聲的是生瓜。

顏色越紅的豬肉越好

認為豬肉的顏色越深越好的看法是錯誤的。健康肉豬的瘦肉呈鮮紅色,紋路清晰,水分較多,而那些呈深紅色,紋路粗亂,水分較少的肉,很有可能是母豬肉。

肉上有章的一定安全

市場上,常看到生肉上蓋有不同的章,這是肉類的檢疫標識。很多人認為肉上蓋了章就是放心肉。不過得先分清不同章的含義,一般說來:

1.“X”形章是銷毀章,蓋此章的肉禁止出售和食用。

2.三角形章是“高溫章”,這類肉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高溫處理後才能出售。

3.長方形章是“食用油章”,說明這種肉不能直接出售和食用,必須煉成油後才能出售。

4.橢圓形章,是“工藝油”章,此肉不能出售和食用,隻能煉為工業用油。

5.圓形章是合格的印章,章內標有某某定點屠宰廠、序號和年、月、日,它是經過獸醫部門生豬宰前檢疫和宰後檢疫及屠宰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後,才蓋上的圓形章。蓋有這種印章的肉是“放心肉”,才可出售,才能放心食用。

茶葉越新鮮越有營養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茶葉其營養成分不一定最好。所謂“新茶”,是指采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這些茶葉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有些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

如果長時間喝新茶,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舒服的反應。太新鮮的茶葉對病人來說更不好,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更不適合喝新茶。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產生腸胃不適,甚至會加重病情。

蔬菜越新鮮越有營養

很多人都喜歡購買鮮嫩油綠的新鮮蔬菜,回家後趁著新鮮立即烹調食用,以為這樣營養價值高,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美國緬因州大學的食品學教授洛德·勃什維爾發現:西紅柿、馬鈴薯和菜花經過一周的存放後,它們所含有的維生素C有所下降;而甘藍、甜瓜、青椒和菠菜存放一周後,其維生素C的含量基本無變化。經過冷藏保存的卷心菜甚至比新鮮卷心菜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C。

另外,現在化肥被大量使用,特別是為防治病蟲害,經常施用各種農藥,有時甚至在采摘的前一兩天還往蔬菜上噴灑農藥,如果買回來馬上吃就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剛買回來的蔬菜最好略做存放,使殘留的有害物質逐漸分解後再吃,對於那些容易衰敗的蔬菜,也應多清洗幾次再食用。

新鮮野菜營養高

不少人到景區遊覽時愛食用天然的新鮮野菜,以為野菜天然有營養。其實,現在不少天然野菜大多生長在垃圾堆或者被汙染的河道附近,這種野菜很難清洗幹淨。如果食用了有汙染的野菜,反而對身體有害。

鮮黃花菜可以吃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它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二秋水仙堿,含有劇毒,會對腸胃及呼吸係統產生強烈的刺激。一旦食用過多,會出現中毒反應,表現為嗓子發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胃有燒灼感,嚴重的可產生血便、血尿或尿閉等症狀。

鮮木耳可以吃

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光感物質,人食用後,會隨血液循環分布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

鮮海蜇可以吃

海蜇含有五羥色胺、組織胺等各種毒胺及毒物肽蛋白。人食後易引起腹痛、嘔吐等中毒症狀。因此,鮮海蜇不宜食用,必須經鹽、白礬反複浸漬處理,脫去水和毒性黏蛋白後,方可食用。

鹹菜越新鮮越好

不少人認為鹹菜醃製的時間越短,其對人體的傷害就越小,這種理解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