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相傳西漢初年,劉邦江山未穩,盛氣不足,各地常有異事頻頻出現。例如江州“河神之亂”,說是黑河河神“遊落”,故意製造洪水,然後再現身止住洪水,想以此增加自己的功績,從而升官發財。殊不知天庭能是好騙的,不久便有新任河神前往,捉拿了“遊落”,將之鎮壓在水磨裏,罰他年年為兩岸百姓取送河水。

再如南陽“耕牛思田”,據說在南陽周山腳下一片耕地裏,常常見到一頭耕牛在那裏徘徊,似是耕地,而且每有人路過,那片地都是耕好的。可那片地的主人早就死光了,方圓幾十裏都沒有人承認用過那塊地。不久有一位雲遊的道士來此,告訴人們那頭牛早已經死了。隻是生前常年與那塊耕地相處,日久生情,死了以後戀戀不舍,所以常常在耕地裏徘徊。道士感念耕牛鍾情,就作法與閻王求情,讓它永世為牛,與那塊地生死相守。如此想來,世人覺得永世為畜是種懲罰,殊不知畜生更不願為人。

言歸正傳,廢話閑談,這次我們要講的故事叫作“月仙之澈”,要說這段佳話,還得先插一段往事,若是不道明了背景,後麵的故事可聽得不盡興。

秦初時,長安這塊地兒還不繁榮,而且秦國為了發展軍事,大量的錢財都投在了戰爭裏。想來也不足為奇,一個國家若是軍事弱了,就常被欺負。那個時代甚至還可能亡國,秦國不是有句老話叫“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嗎?我想所言正有此意。當時,長安城外有一個小鎮,叫做“護城鎮”。護城鎮不是什麼大地方,沒出生的都算上也不過千把口人,和現在的鎮沒法比。鎮裏的壯丁都去從軍了,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殘。日子久了,鎮外的野狗之類也就不再懼怕人類,常常會有不歸的老人,遺失的兒童。吃不完的餘骨殘骸也都曝屍街頭,太陽一曬就臭味熏天。不知不覺就起了瘟疫,死的人更多了。家家緊閉大門,唯恐瘟神來招,街頭的屍體都沒人敢收。豈知瘟神能是大門能擋的住的,所以有的一家子在家裏死了好幾天都沒人知道,可能被老鼠啃完了才會被人發現,其狀慘不忍睹。

鎮上有一位大夫,眼見著瘟疫橫行,又束手無策。雖有慈悲心,卻無從心力,終是望天哀歎。有一天夜裏,大夫夢到月仙,告知將擒瘟蟲,命鎮民攜繩索相助。大夫醒來後思量許久,覺得無論真假,試一試總不會錯,於是就通知了鎮民,。當天夜裏正直十五,圓月鋥亮鋥亮的掛在天上,而且特別的大,若是不經意的一抬頭,肯定會以為要碰到臉了。所有的鎮民都來到街上,大夫準備了繩索,大家就靜靜的侯著。或許我們會覺得一個夢就引發這麼大的動靜,還都這麼嚴肅,是迷信太深,還是我誇的大了。其實不然,近年禽流感盛行的時候,板藍根不是也脫銷了嗎?麵對恐懼,沒有幾個人能理智得來。

書回正體,月光下的每個人都極其認真的等著,每個人都希望甚至相信月仙的到來。就在大家猜想著月仙會怎樣出現的時候,忽然白光一閃,一隻白貓從月亮的方向越了下來。隻見白貓兩眼如燈,閃閃發光,皮毛如雪,晶瑩剔透,四肢如劍,寒光逼人。一條貓尾有一丈來長,拖在身後,甚是傲氣。白貓在地上來回的轉悠,嗅嗅這,嗅嗅那,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就在鎮民正驚訝的觀察著白貓的時候,忽然從旁邊的房子裏竄出一隻碩鼠。其型如豕,其聲如牛,奔走似逃命,倉皇之狀,無不足而有餘。白貓見碩鼠,飛劍上前,利爪如刀,刀鋒所及,立見血噴。碩鼠嘶吼一聲,翻到在地。大夫帶領鎮民齊湧而上,捆住了碩鼠,再尋白貓時以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