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人會飛(1 / 2)

何樸按了床頭的按鈕。窗簾緩緩拉開,清晨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落在寬大奢華的臥室裏。他爬起來,光著上身坐在床沿,呆呆眺望遠處的大海潮起潮落。

芊芊玉手突然從腰間環抱而來,一團碩大白軟抵在背後。佳人烏黑濃密的長發垂散於肩,朱唇吐氣如蘭,輕輕咬住他的耳朵問:“在想什麼呢?”

何樸回頭輕吻女人的額頭,長籲一口氣道:“沒想什麼。”“哼,大早上的裝傻充愣,想家裏那個呢吧?”女人啪一下拍在他的肩膀上,嬌嗔道。何樸苦笑道:“真的沒想什麼。蕭陽你別老提她行嗎?”

蕭陽倒也識趣,不再糾纏,從床頭櫃上拿了平板電腦,兩人相擁著翻看當天的財經新聞。

早在幾年前,何樸就已經把千禧集團的日常管理交給經理人,自己掛個董事局主席的頭銜,隻過問集團戰略層麵的事務。

雖然還保持每天早上看財經新聞的習慣,其實不怎麼關心市場信息,主要是看別的大佬們的講話。特別是辛巴達集團主席牛雨的講話。當今國內商界,財富、名望能與何樸相提並論的寥寥無幾,這位牛雨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風頭最勁的一位。辛巴達集團主業是時髦的互聯網產業,市值超過千億美金,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何樸和牛雨同為商業領袖,年歲相仿,一個癡迷帆船遠航,一個愛打螳螂拳;一個言必稱上善若水,一個話不離理想價值觀;都是商界思想者、青年精神導師,媒體和公眾經常愛拿兩人作比較。所以兩位主席惺惺相惜之餘,私下不免也暗暗叫勁。

王主席關注牛主席的言論,不是要給人挑錯,主要是看哪些東西牛主席已經講過了。哲學、藝術、詩歌還好,但是商業這塊,能擺到台麵上對公眾說的其實還真不多。要是不小心給說重了,不免要貽笑大方。

翻了一會,沒看到牛雨的講話,倒是有一篇昨天記者會的報道。標題是“被下降頭?何樸稱科學是一種迷信。”“我艸,這些妓者,總想搞大新聞。”何樸啐罵了一句,再看作者,原來是昨天那個《京都日報》的記者。

《京都日報》是嚴肅大報,按理不會寫這種聳人聽聞的東西才對,於是捏著鼻子往下讀。原來正文倒算正常,報道了千禧地產集團宣布投資100億進軍文化產業,主要方向是道佛學研究等等。然後也報道了何樸在記者會上的講話,基本是原話轉述,隻是放到網上,今日財經網轉載時,被網編改了標題。

“今日財經越來越過分了,要不要找牛雨說說?”蕭陽見愛人受辱,憤憤不平。今日財經是辛巴達集團旗下門戶網站。“算了吧,老牛家大業大,這種小事他哪兒知道。”何樸隨口敷衍道。心裏卻暗暗嘀咕,該不會就是老牛在惡心我吧。

“咦,這篇好像不錯。”蕭陽在屏幕上劃拉幾下,突然道。是一篇商業評論,題目叫“由術入道:信仰者何樸的嬗變”,作者《天南日報》記者淩雲。淩記者夾敘夾議,先向讀者介紹了一番何樸最近的變化——穿著短褂,手戴佛珠,胸掛十字架,然後飽含深情地評論道,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已經無法滿足思想者何樸的心靈,於是他嬗變為信仰者,道法天地。對千禧集團的競爭對手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說明何總在商業思維上,已經跳出了戰術、策略的層麵,進入了追尋“商道”的境界。道即本真,即大勢,以勢禦敵,必然無往不勝……

蕭陽撲哧一聲,橫了何樸一眼。“你這位粉絲真夠狂熱的哈,寫的什麼玩意兒?”

何樸無奈地聳聳肩,“關我什麼事?”腦海中卻浮現起一具婀娜身影。蕭陽哼一聲,不再追問。聰明的女人知道什麼時候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說回來,baby你昨天有點沒溜兒了,你真是這麼想的?”雖然是資深公關,蕭陽卻是理科出身,麻省理工量子物理學碩士,這也是她在國內財經圈備受宅男記者追捧的原因——這個圈子從來不乏美女,但既是美女又有名校理工科背景的就少了。雖說畢業後就改行,但她骨子裏還是對怪力亂神有本能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