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小子,打個劫(1 / 2)

三千年前,紀元大陸,妖族驟然崛起,人類和妖族為了各自領地的爭奪與生存開始了相互的搏殺,這一場搏殺便一直延續了兩千年,其間爆發過無數次的戰爭,沒有誰能夠真切的感受到那兩千年來大陸是怎樣在隨處的廝殺與慘烈聲中走過來的。

直到千年之前,人類中有一位至強者在戰亂的世界中橫空現世,他帶領著人類與妖族曆經了數十年的戰鬥,最終妖族遭到了大量屠殺,無奈的向西方蠻荒之地逃去,千年以來,再也未敢踏向大陸中原一步。在取得了與妖族的戰爭勝利之後,那位至強者便在大陸中原地區建立了人類的王朝--大唐王朝。經曆過兩千年戰亂的紀元大陸也迎來了久違的和平,人類也在大唐王朝的統治下生活了千年。

千年後..

夜晚,此時已是夜深人靜之時,整個大地都已經陷入了沉默,大陸的民眾們也都早已熟睡,就連繁華京都城中的人群也漸漸稀少,隻有巡城的官兵在黑夜的角落中注視著整個安靜的京都。在這漫長的黑夜之中,人們似乎都很珍惜並享受著這黑夜中的一片寧靜,在自己溫暖的床上慢慢進入夢鄉,或許明早一起來又要為生活而各自奔波著,但那又怎樣,至少在這深夜之中,世界是寧靜的,人的心也容易平靜。

但是這個是世上並不是所有的人或者生物都能享受黑夜所帶來的寧靜,就像狼這種生物。在離京都千裏之外的南方叢林中,在夜深人靜之時,狼卻要為了族群的生存和繁衍,成群結隊而出,在黑夜中尋找一切可以獵捕的對象。

而此時,在雲啟城中的一座大殿之中,一名中年男子隻身坐在大殿上方,大殿之內隻有幾支快要燃燒殆盡蠟燭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中年男子一夜未眠,就這樣靜靜的望著殿外,殿內的幾支蠟燭根本不足以點亮寬敞的大殿,整個大殿一直處於昏暗之中,但是中年男子似乎習慣了在這黑暗中注視著一切,他這樣坐在這裏一動未動已經幾個時辰了,緊握的右手早已僵硬,但是他完全沒有感覺,隻是靜靜的注視著殿外,似乎覺得殿外被月光拋灑的夜色格外美麗,也或者格外淒涼。

而就在這時,大殿外忽然閃進一個黑影,中年男子眼睛立馬回複了神采,站了起來。進來的黑影是一名黑衣蒙麵男子,一入殿內便單膝跪下,扣手稟報道:“盟主,任務完成了。”“那個人呢?”中年男子急切問道。蒙麵黑衣男子沉默了一下,黯然說道:“被重傷後一路追至叢林之中,因其已經筋疲力盡,而又遇到了數百的狼群,最後被狼群..分食了。”聽到此話,剛站起來的中年男子身子一軟又癱坐在了椅子上,久久沒有說話,昏暗的大殿之中一片安靜,看不清中年男子此時的神情。許久之後,中年男子才自言自語的說道:“或許他寧願被狼群分食也不願死在我的手中。”

那名黑衣男子隨後提醒道:“盟主,那他的兒子怎麼辦?”中年男子眼中閃過一絲冷厲,隨即消失,如今他父親死在了自己手中,若被那孩子知道了,必然會視自己為仇人,可是那孩子是終究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中年男子想了想後平靜的說道:“那孩子現在應該正在趕往京都的路上,還不知道現在的事情,算了,由他去吧,斬草何必要除根呢,就算是為他蘇家留條血脈。”斬草不除根,中年男子或許是對死去的那個人留有一份情義,也或許是以他如今的實力與地位根本不覺得那個人的兒子能夠有複仇的能力,這無關自信與否,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可是…。。”黑衣蒙麵男子欲言又止。“怎麼了?”中年男子望著下方單膝下跪的黑衣蒙麵男子問道。“那人死後,黃長老就立即派出了兩名血士前去追殺那人的兒子了”黑衣蒙麵男子埋頭說道,他不敢看麵前的中年男子,因為在這種時刻,他知道中年男子的內心是怎樣的掙紮,此時做出什麼舉動都不足為奇的。

“好一個黃長老,未經過我同意,竟然將血士都派了出去,看來那孩子命該如此”中年男子稍一思忖,轉身對黑衣男子說道:“既然兩名血士已經出發,為了以防萬一,叫冷淩月也動身前去,務必將那小子的人頭給我帶回來。”既然事情已無法避免,那麼要做就要做的幹淨利落,這就是中年男子的做事風格,當然也是整個南盟的做事風格。黑衣蒙麵男子此時也不禁動容,以那小子的實力,兩名血士殺他已是綽綽有餘,而冷淩風再前去,恐怕那小子是再無生路。黑衣男子應了一聲便退出了殿內,中年男子端起一杯清酒緩緩走出大殿,迎著皎潔的月光,望著遠方的叢林深處,將酒杯舉向了空中,“來生再做兄弟吧”,說完便將手中的清酒橫灑在了身前,中年男子此時麵色十分平靜,平靜得今夜似乎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隻是他自己知道,今夜過後,自己便正式成為了新一任南盟盟主。

南盟全名為南方刺客聯盟,成立已有上百年曆史,這種職業殺手組織在大唐王朝的鐵血統治下仍然屹立百年不倒,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大唐王朝的統治者曾在近幾十年中對南盟進行了數次圍剿,都沒能鏟除這個殺手組織,其一是因為南盟內實在是高手眾多,朝廷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仍是無功而反,其二就是因為南盟作為一個殺手組織,聯盟內成員多活動於黑暗之中,遍布於天下,想要徹底鏟除這個組織實在是太難。而南盟所接刺殺任務的費用極高,所以在南盟的刺殺目標中向來是各地的有名人物,一般民眾根本不值得南盟出手,所以盡管南盟存在於世間百年,在民間卻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最多隻是人們茶前飯後的一點津津樂道的談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