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誅皇子(1 / 2)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巧合巧合。

地名人物皆為虛構

“難道王爺的身份就可以無視國家法度嗎?就可以草菅人命嗎?為官不能明正典刑,為民伸冤,朝廷要我等何用?”阿縣縣令李大年對著師爺和幾個衙役,負手而立,悲憤不已。這時縣尉華少龍急匆匆趕到阿縣大堂,拱手拜道“大人,五皇子劉義已到濰洲,吾聞五皇子與其他皇子品性不同,每到一處,必入百姓之中,體萬民之苦,解百姓之難。在民間口碑極佳。大人何不把王氏滅門一案,呈報五皇子,由他來主持公道。”

“先生,我也素聞五皇子為人謙遜,不參與黨爭,不培植自己的勢力。然這次作案的主謀是當今的二皇子劉豐,劉豐奸詐,且朝堂之上多黨羽,膽大包天。我怕把五皇子牽扯進來,五皇子殺賊不成反被賊殺,連累五皇子,你我豈不成了罪人?如何向皇上和百姓們交代啊”李大年歎息道。

“大人所言極是,五皇子為人高義,且性情耿直,朝堂上那些正直的大臣自然多心向於他。然二皇子陰險歹毒,眾大臣敢怒不敢言。何況還有吏部侍郎賈為,兵部尚書劉同利這幫奸臣推波助瀾。隻是這王氏滅門慘案,屬下擔心我們這小小的阿縣衙門,擔不起這麼大的案子!牽扯到皇室顏麵,未到刑部,怕是已經被那些諂媚之徒,先把案宗壓下了。別人且不說,單單這濟州巡撫張戶便不會讓我們把案情如實彙報刑部。張戶是劉同利的小舅子,怕是劉尚書早就關照下來了。”

“現在證據確鑿,人證物證具在,劉豐強搶王家小女西鳳,以致西鳳投井自殺。王老爺到皇子府上要人,不料被二皇子劉豐屬下範誌打死。王家大公子王西聯到府衙告狀,反被誣私告朝廷皇子,罪大惡極,被濟府知府判處斬首在菜市口。劉豐得知王家到府衙告狀,便派遣豢養的刺客,一夜殺光王家三十六口。僅王西聯小女王蓮兒外出遊玩,這才幸免於難!若這樣的慘案都不能昭雪,還有天理呼?。”李大年已年過六十,想著這慘無人寰的冤案竟無法昭雪,自己又是這裏的父母官,悲憤之情,自責之心,難於言表。

“大人,不必太過自責。如今奸臣當道,朝局混亂。法不施皇親貴胄,恩不施平民百姓。良心未泯者,雖不與奸賊沆瀣一氣,卻也隻能明哲保身,惶惶度日。諸如二皇子之流,更是囂張跋扈,無以複加。五皇子雖是明主,然廟堂之上卻無強力內援,文武百官見風使舵,現在絕大部分都偏向了二皇子那邊。如今在我阿縣,二皇子累累暴行,天人共憤,民怨四起。如此人繼承大統,天下百姓將苦不堪言,永無寧日。為保一方百姓,國之昌盛,唯一一法,可除後患!”華少龍道。

“哦?何法?先生不妨說來”,李大年擦了擦那兩行老淚!

“大人,如今二皇子,身仍在我阿縣,仍屬我阿縣管轄範圍。王氏滅門案證據確鑿,不妨來個先斬後奏。”華少龍伸出一手,做出哢嚓斬首的動作。

“先生,我早已想過先斬後奏,然所斬之人非普通百姓,斬後,陛下定然降罪,不光我們這項上人頭,連我們的九族和整個衙門恐怕都難幸免。我老頭子,已過花甲之年,死不足惜,而你們青春年少,怎能跟我一塊赴死?”

“大人,二皇子謀逆之心,昭然若揭,當今陛下也早有覺察。吾皇雖老邁,但並不昏庸。隻是二皇子勢力龐大,若公然降罪,怕會適得其反,造成內亂。但若我們今天斬了二皇子,那些個擁護二皇子的公卿大臣們群龍無首,已不足為慮。你我做了皇上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澄清玉宇。上對的起國家社稷,下對的起黎民百姓。哪怕是死,我等也無憾了。且我料定,陛下未必處我們極刑,因為他不會因為一個結黨營私的已故皇子去招致民怨沸騰,社稷不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