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曰:為何不去也?曰:無苛政。
第二天,虎子的傷好多了,最起碼已經止住血了。經過這個一夜的相處,大家明顯的對張名鎮友善好多,狗子一片感激之情,而小乞丐說是張龍的義子叫張有豬,其實是張龍拐來的,大家都叫他小六子。而劉大雖然有點憤憤然,但是畢竟覺得張名鎮會些醫術,萬一哪天受了傷還要醫治,隻得低聲嘟囔。這時張龍走過來問道先生可真有辦法幫我們贏回來。這時張名鎮有些愕然,當時隻是為了活命許下一個月,但是自己心裏沒底,但是張名鎮故作高深的說;《春秋》裏說過,天時地利人和,也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他也不知道這兩句話出自哪裏)。大王要告訴我大家為什麼打架。
張龍聽了這兩句話覺得張誌遠還有些水平,說道:我等在此落草做一些替天行道之事倒也輕鬆快活,我們時常在我們的汪子裏遊水打魚。可是汪子南有一夥幾個兄弟常來偷魚,所以昨日打了起來,奈何他們人多我們吃了敗仗。張名鎮心想還所謂的替天行道說的漂亮隻不過打劫而已這深山老林中恐怕也沒有多少行人。張名鎮說道:該殺該殺,也敢太歲頭上動土。這時張龍說:還是讓老孔說,他是孔夫子的後代。敢問先生是先師幾代傳人。這時老孔臉上露出一絲戾氣但又轉瞬而逝說起來。
原來來這個這幾戶是一家人兄弟兩個,老大有個三個兒子,老二有四個兒子,子又有孫,這樣一家有十幾個男丁也不怕外人,為什麼他們舉家來這裏呢,或許這裏沒有苛政吧,與虎為鄰,或者躲避仇家追殺吧,反正反正我要全殺光他們是沒有注意到的。
這時,當張名鎮說出自己的計劃以後,大家為之震驚,尤其是劉大,或者惡人更怕惡人吧,而老孔一絲異樣的感覺,倒是一直不說話的李傳寶發出了一聲歎息,這時,張龍說了看士氣低落說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杜家人欺人太甚,我要替天行道,我讚成張先生的。而狗子是懵懂少年覺得做人要講義氣張先生剛救了哥哥的命要支持他。其他人雖然沒有附議但是也沒有反對。
這夥人說是盜匪也是抬舉他們了,8個人也隻有劉大劉二有兩把割羊刀,張龍有把菜刀,平時防身也是唯一一把菜刀大夥做飯用的,而虎子狗子幸好有個獵戶的爹有幾把鐵頭箭,而他們用的弓不過是石榴木彎了用麻繩做的弦,而劉二的兵器是那種類似於鏈球的東西就是兩個石頭綁在一塊,不得不說劉二還練得有,有模有樣,這樣的石鏈有四組,張名鎮拿出他的一串鑰匙來隻留了一個其他給狗子去做箭簇。而其他人則選擇了一些棍棒以及一些削尖了的竹子。
食物總是那麼的緊迫.還好這是夏天,可以采些野果以及摸螃蟹摸魚,有一天狗子打了兩隻野雞,本來想著馴養的,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裏最近的集市,十天一次,還要到嶧山前的紀王城去,其實紀王城雖然名字中有個城字可是隻是個小村子,由於春秋時期一個小諸侯國在此建國而得名。紀王城在山前而他們在山東北相距10公裏而且道路不通,相對來說紀王城人是佃戶,而他們是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