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60年回眸: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女性的發展軌跡(1 / 3)

城市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女性進步,女性解放也成為衡量社會進步的天然尺度。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生活居住在這片熱土上的1000萬女性參見《張麗麗主席在上海市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大會上的致辭》,上海女性網,2010年3月9日。越來越多地活躍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各個領域,與男性攜手,共同為上海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一)社會變遷背景下女性人口結構的特點本節女性人口數據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上海婦女誌》編纂委員會編:《上海婦女誌》,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版和《上海統計年鑒2009》,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版。

1 女性人口總量持續增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上海女性人口總量的上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49年末,上海女性人口為22805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複,衛生知識的普及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加上長年戰亂使許多人的結婚推遲,戰爭結束後,人民生活安定,結婚生育速增,並吸引了更多的外來遷移人口,女性人口數也隨之迅速增長,1960年人口總量達52264萬,年平均增長2455萬人。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女性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慢,這一趨勢延續至整個20世紀60~70年代,該階段經濟發展遲滯,女性人口增長緩慢,年平均增長僅為219萬人。

1980年以後,隨著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集中返滬,上海再次出現結婚生育高潮,女性人口同步攀升,1984年戶籍女性人口首次超過600萬,達60219萬;女性流動人口為238萬。隨著計劃生育的推行,上海的戶籍人口自1993年起連續出現負增長。但外來流動人口持續增長。2008年戶籍女性人口達69547萬,超過1957年全市常住人口總量(68969萬),加上女性流動人口後總量超過900萬參見沈軼倫:《上海女性人口數量增至900萬》,《解放日報》2008年12月11日。總體來說,在人口政策引導下,這一階段的女性人口增長呈有序化發展態勢。

2 戶籍人口中的女性比例與男性基本持平

上海曆史上一度曾是女性人口較少性別比高位的地區。1949年女性人口占總人口比重4535%,男女性別比為12053。1961年以後,上海女性總體人數開始超過男性,占總人口5005%,性別比為9979,女性多於男性的趨勢一直保持了22年。1983年以後,全市戶籍女性人口總量開始再次低於男性人口,但男女比例基本持平,2008年戶籍人口性別比為10001,參見《上海婦女誌》和《上海統計年鑒2009》。

人口性別比例失衡會對女性發展、家庭和諧乃至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參見世界銀行網站開放數據庫。2008年,全球67億人口中,女性人口稍低於男性,占總人口496%,性別比為10161,屬於正常差異範圍。對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比較發現,各國人口性別比可以分為三類:① 男性人口多於女性。這一類國家以亞非拉地區為多,尤其在印度、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② 女性多於男性。如美、德、英、希臘、俄羅斯等國。③ 男女基本相等。這一類國家最少,也非常難得,如澳大利亞、摩洛哥、玻利維亞等。就目前上海城市戶籍男女性別結構來看,與第三類國家類似,兩性比例相當,基本處於平衡狀態。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占上海常住人口1/4的外來流動人口中,由於以青壯年勞動力的輸入為主,男女性別比倒掛的現象仍然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上海外來女性16409萬人,占外來流動人口的424%,性別比為1359上海市統計局:《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報——上海》,中國人口信息網。遠高於戶籍人口。

3 戶籍女性人口年齡結構表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

上海女性人口在20世紀中葉一度表現出年輕化特點。《上海婦女誌》資料顯示,1953年16歲以下少年兒童占女性總人口的351%,1964為427%。但隨著20世紀70年代末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新出生人口不斷減少,少年兒童比例逐年下降。統計資料顯示,16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總數雖有所增加,在女性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卻在徘徊中下降。1982年,16歲以下少年兒童占女性總人口的187%,1990為190%,2000年僅占146%。

和女童總量上升但在女性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相反,近年來,老齡女性總量和比例均呈不斷增長趨勢。1949年,60歲以上老年婦女占女性人口總量比例僅為49%,1964年占73%,1982年占129%,1990年占159%,2000年占171%,2008年為15960萬,占當年戶籍女性人口的230%,2009年增加近8萬,達到1670萬2000年及之前的數據參見《上海婦女誌》,2000年以後的數據根據市民政、老齡辦和統計局每年發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上海市老年學學會網www.shanghaigss.org.cn)以及上海曆年統計年鑒戶籍人數推算。需要說明的是,民政局和上海統計年鑒發布的每年年末戶籍人數存在誤差,故百分比可能有1%以內的誤差。2009年全市百歲以上女性為719人,占全市百歲老人總數的796%參見《200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

4 新上海女性人口成為城市發展的生力軍

新上海女性,即上海外來女性人口,其成員構成是多方麵多層次的,既包括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員和外省市大中小學生,還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前兩類人員雖然在人數上不多,但對上海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一類人員是新上海女性人口的主要構成者,她們年齡輕、未婚多、以農村剩餘勞動力為主,是上海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者,來滬後多從事服務業、商業、加工業等行業參見胡蘇雲、王宏:《性別不平等中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影響:以流動婦女為例》中引用的2005年上海新老居民一體化抽樣調查內部資料,載《性別與家庭調研報告》,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8年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讓這支城市發展的生力軍,同步享受到上海改革開放的成果,提高與改善她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已經引起越來越多政府部門和婦女組織的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