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廠,名聞天下。
從前門往西一站地,是和平門,往南拐進那條古色古香的狹窄街道,就是充滿翰墨書香的琉璃廠。
北京琉璃廠以其古樸而雅致的建築,豐富而珍貴的古董文物,明清家具、書畫墨跡、青銅玉器、文房四寶、中西樂器……而著稱,廠內有店鋪近100家,有以“榮寶齋”和“寶古齋”為代表的古今字畫,以“韻古齋”和“萃珍齋”為代表的金石陶瓷,以“來薰閣”和“鬆筠閣”為代表的古舊圖書,以“萃文閣”和“一得閣” 為代表的文房四寶,以“振寰閣”和“震雲閣”為代表的珠寶雜項,以“樂海軒”和“古藝齋”為代表的音響樂器,以“觀複齋”和“慶去堂”為代表的曆代碑貼,以“汲古閣”和“韞玉齋”為代表的仿古文物,以“瑞成齋”和“邃雅齋”為代表的文物錦盒和古書裝修,有“文盛齋”的紗燈、宮燈和 “錦昌店”的地毯、壁毯等等等等。
而博古軒也是其中之一,主要經營古董文物,青銅玉器。博古軒的老板叫做司徒軒,一個挺年輕的小夥子,大概25,6歲,國字臉,尤其是濃濃的眉毛下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整天麵帶笑容,讓人一看,就想親近。司徒軒從小就對古董文物感興趣而立誌做一名收藏家,因此大學便學了考古專業,畢業後又拜了一位文物界的高人為師,開了這家古董店,現在在圈子裏也算小有名氣。
此時,正值早上剛開市,整個琉璃廠內人影稀疏,清清靜靜的,不似鬧市時熙熙攘攘,接踵摩肩。
博古軒內,司徒軒正無精打采的趴在櫃台上發呆。一個響亮的聲音在耳朵邊響起:“嘿,哥們,發什麼呆呢,兄弟來了,也不招呼一下。”司徒軒抬起頭,看了一眼來人,隻見對麵的椅子上已經坐下了一個高高瘦瘦滿臉笑容的年青人。這個年輕人衣著光鮮麵色白皙長得帥氣逼人,正是那種“現代摩登女郎”追求的所謂多金帥哥哥,也正是司徒軒的老朋友趙凱,“哦,是老趙啊,沒什麼,我昨晚睡的比較晚,現在還困呢。”司徒軒邊說邊給趙凱沏了一杯龍井:“你不是去了陝西嗎,什麼時候回來的啊?”
“唔,昨天到的家,收了些小玩意兒,這不,一大早就來你這了。來看看,我這趟西安可是收了些好東西來。”
看著趙凱刻意裝出來的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司徒軒嗬嗬笑道:“你還能淘到什麼好東西?該不會又像上次一樣什麼孫權的夜壺之類的東西吧?”想起上一次這家夥把一個髒兮兮滿是臊臭,不知道是什麼還是什麼的破瓷器當成孫權的禦用夜壺花大價錢買下來的事情司徒軒就忍不住的要暴笑。
臉紅的像是喝了二斤老白幹,趙凱摸了摸頭一臉的尷尬之色。但好在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回兩回了,臉皮厚的足以當城牆了,一會兒趙凱就已恢複如常:“嘿嘿,人有失手,馬有失蹄,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誰還沒有個看走眼的時候。不說那個了,你看這是什麼……?‘為了掩飾尷尬的趙凱忙從身上掏出了今天要鑒定的寶貝,一塊巴掌大小的玉佩,接過趙凱手中的玉佩後,司徒軒臉上的表情就變了,變得極其驚訝,單是那入手的感覺,就讓他震撼不已。因此司徒軒更為仔細的觀察著玉佩,
此佩玉質細膩,堅硬致密,質感蒼老溫潤,澤發內裏,光不外浮,具有油性。表麵有一層陳舊的包漿,分布均勻自然,不同於拋光後出現的表麵玻璃光,摸之靈泉應手而出。
從小玩玉的司徒軒以前也曾接觸過這樣的玉佩,但此鏤空玉佩,其玉質之美、雕琢之精、結構之精巧、紋飾造型之奇特,實乃漢代玉雕之佳作。
“好像是漢代玉佩……”司徒軒拋出了第一個判斷結果。
“漢朝……”
趙凱知道那是很久遠的年代,大約距今2000多年。“靠,那不是很值錢?”趙凱不禁大叫道。“那也不一定,我還得再看看。”司徒軒把玉佩放在不同的角度觀察起來,那神情,似乎要看穿玉佩內部結構一樣。可惜單憑肉眼,他也無法看清玉佩的內部結構 “雖然從外表看來是漢朝後期的玉佩,但後人的仿製技術也不差,要準確判斷的話,還需要專業的儀器……”司徒軒的語氣依舊不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