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無限與命運的異端初始(1 / 1)

現在,我要兌現我的諾言,講述一個奇幻的故事。這個故事有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色調,但它真實地發生過,在另一個我們都不知道的地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哦不對,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我們的主角鄧毅正坐在電腦前無聊地整理資料,這時,他的手機響了起來。解鎖後,他發現手機上彈出了一個對話框。

“想了解真實的世界嗎?y/n”

鄧毅加了很多略中二的群,所以也經常收到這樣的無害“惡作劇”。因為是無害的所以也不會有後門、選項記錄什麼的,漸漸地鄧毅就將其當成了(中二)思考的契機。世界的真實遠不是物理和數學,這是他所堅信的,但是拋開物理與數學來說,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對於世界本身的其他解釋——也就是宗教信仰,又太過於牽強與片麵。真的有神嗎?萬物有靈的話,皮膚和頭發是不是也有獨立的靈魂呢?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科學目前都存在很大的解釋世界上的瑕疵,無論哪種都不可以簡單當成世界的真實的,那麼世界的真實又在哪呢......鄧毅陷入了由一個簡單的對話框引發的長串思考中,因為覺得礙事就準備把手機放到一邊。小說的戲劇永遠比不上真實的巧合,當鄧毅拿起手機的時候,手指碰到了對話框上的y鍵,鄧毅頓時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識。

人睡眠總計時間占一天的1/3-1/2,而在脫離現實環境的無意識中的時間可能平均要長於1/2。鄧毅在這漫長的無意識中記憶最清楚的就是各種他與他人奇妙的對話。這“他人”有時是父母,有時是教師,也可能是傾慕而不敢表達愛意的那一半,不過大部分的時間,與他對話的是一種“不可描述(unspeakable)”的存在,在它的麵前,“看”、“聽”和“聞”這些感覺全部都不成立,無法被觀察,相對的就算被觀察也無法被描述得靠近本體的真實哪怕一點。雖然在他的記憶中那個的“形態”是發出柔和白光的藍色巨大球體,“聲音”是流暢的電子合成音,不過鄧毅可以完全否認這種形象,它的存在隻是為了填補那種因為不可描述而混亂的認知而創造的。現在,在鄧毅失去意識後一會兒,他又“看”到了那個存在。同時“聽”到了問題。這問題,是之前的問題的接續。

“想了解真實的世界嗎?想粉碎限定的命運嗎?想脫離這有限的輪回嗎?機會隻有一次。”

前三句是問句,最後確是一個句號。看又非“看”,聽也非“聽”的狀態下,鄧毅感受到了話語中的意味——如果在這裏選擇了返回,那自己就將返回到自己所在的日常。但是選擇“是”的代價又未可知,前方等待自己的路程將不再是限定的幾個選擇,而有可能是預料不到的無限的可能性。或許是日常中的自己身上多出一個稀世功法,又或者是穿越到異界,也有可能突然間就有了女人緣......當然,也有可能傳送到某個神戰戰場上,作為體現主角強悍的路人甲陪襯而草草丟掉了性命。這種時候,要如何選擇呢?

“嘛......反正不可能再糟了,我的人生,不如就在此賭一把。”猶豫再三,鄧毅心中終於堅定了答案。在此之前十數年的經曆,那一幕幕不快的回憶依次湧入腦海,直到現在也在受著過去與現今的雙重折磨。冰冷的眼神、毫不掩飾的厭惡的動作,偏頗的認知、無端的嘲笑與敵視......作為一個集體負麵情緒的垃圾桶,他的希望早在八年以前就轉為絕望了。與其這樣繼續下去,還不如就此賭一把,反正......也不會更糟了。

在鄧毅在無意識中失去意識之前,他聽到了,那不可聽的聲音,令他驚訝的是,本無法窺視的聲音中,居然帶上了一絲淒涼。不過內容卻是徹底地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