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一直困擾人類生存的問題。

它存在於人類所做的每個選擇中,所麵臨的每次考驗裏,它是人們做出一切決定的根本。如果上帝有一個宇宙問題記數器,記錄下人類最想得到解釋的種種困惑的話,我相信它會僅僅由於記錄這一問題而無數次地超限歸零,最後就連萬能的上帝也會說不清這一問題到底被問過多少次了!

這一根源性的問題,在約20萬年的人類曆史長河中被無數人無數次地追問,那就是:我們是誰?

這一問題本身看似很簡單,但人類解答問題的方式卻喻示我們根本無法繞開它。它直接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決定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做出抉擇。人們賦予這四個字的意義在整個社會無處不在。它體現在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中,譬如如何選擇必須的食物……如何照顧自己、子女還有年邁的父母。

對“我們是誰”的回答是理解人類文明根源的先決條件:它影響著人類如何分享諸如食物、水、藥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何時何故參戰;何以構成人類的經濟基礎。人類對於自身曆史、起源、前途和命運的信念甚至會影響其思維判斷,即我們何時選擇拯救人類生命,何時選擇結束人類生命。

似乎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諷刺就是,經曆了5000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已經迎來了21世紀,但依然無法清晰地解答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問題。盡管在任何時刻都值得花費時間、精力和資源來探求人類存在的本質,可是目前我們正麵臨著有史以來影響到人類生活甚至生存的最大危機,因此當下、此時對這一問題的探求就成了生死攸關的事情。

顯而易見、近在眼前的危險之所以想知道“我們是誰”有一個相比其它更好的理由。也許這並非巧合,三個世紀以來人們利用各種科學手段想要回答人類這一最基本的問題,卻發現人類在這個星球上依然深陷困境。這種困境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麻煩,而是戲劇小說和科幻大片中才會出現的險境。

必須銘記:並不是地球本身處在困境之中,而是生活在這一星球的人類。當然可以肯定地說這一星球依然會存在50年,甚至500年。在此期間無論人類做出怎樣的決定——無論發動多少次戰爭,無論發起多少次政治革命,無論怎樣汙染空氣、破壞海洋——這個被祖先稱之為“花園”的地球依然會像過去的45.5億年一樣,每年365.256天都在繞著太陽旋轉。

問題不關地球本身,而是人類還能否在這個星球上去享受它。人們是否還能在這裏欣賞日落和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奧秘?是否還可以和家人、愛人一起見證春夏秋冬的美麗?正如在接下來的章節要講述的那樣,如果事情不能盡快有所改觀,專家們所做的種種預測就有可能實現。

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就自身和後代在地球上怎樣才能生存而言,人類不得不做出事關生死的抉擇。這個結論源於一個有關氣候變化的獨立研究,該研究由英國前交通部長斯蒂芬貝爾斯(Stephen yers)和美國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奧林匹亞斯洛(OlympiaSnowe)共同主持,其結果於2005年公布。該研究指出在環境問題上人類可能已經走到了毀滅的邊緣,有可能失去這個最多能容留人類生存十年的脆弱星球1。但實質上環境問題隻是我們所麵臨的眾多危機之一,而每個危機都會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後果。

這個時代的精英都承認在人類的發展道路上處處充滿衝突,它隨時會帶來致命的後果——從又一輪的全球戰爭威脅,到資源的過度利用,從食物和飲用水的日益匱乏,到人類給海洋、森林、河流和湖泊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

行動……但如何行動?

有時在采取行動之前不妨先仔細研究一下問題。我們對困境了解地越多,就越有把握找到解決辦法。但過於審慎卻並非好事。有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立即采取行動來應對危機,然後在采取果斷行動之後爭取到的安全時間內再對問題進行仔細研究。

也許下麵的這幕情景劇能更好地解釋這一點:

假設在一個萬裏無雲的日子,你和朋友正在穿過一條高速公路,打算從馬路這邊的你家走到馬路對麵的朋友家。你們正聊得熱火朝天,抬頭突然看見了一輛18個輪子的牽引式卡車飛馳而來。

你身體內部“抗爭或躲避”的應急反應立即被啟動,告訴你必須采取行動。但問題是“如何行動”。你必須迅速決定是繼續朝前走還是退回原處等安全了再過馬路。你和你的朋友都必須做出選擇,而且越快越好。

此時你正站在高速公路的中央,前後各有三個車道。而你所麵臨的困境是:你是否有時間走到目的地——馬路的對麵?還是最好退回到原來的位置?要肯定地回答這一問題,你可能需要一些此時無法獲知的信息。比如你無法得知卡車是空的還是滿的,也無法知道它到底有多快,你不確定卡車司機是否看見了你,也無法確定它是一輛柴油車還是汽油車,或是什麼牌子的車。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在行動之前你不必知道所有的細節。就在穿越馬路的那一瞬間你已獲得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你正身處險境,生命危在旦夕。你無需上述詳細信息就能了解這一顯而易見的事——有一輛卡車正朝你疾馳而來……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幾秒鍾後一切將會毫無意義。

盡管這幕景象聽起來有些愚蠢,但它卻準確映射出人類現在所處的曆史時刻。個人、家庭和國家所走的道路就像兩個朋友在穿過高速公路一樣,而正朝我們疾馳而來的“大卡車”就是各種各樣的危機:氣候變化、戰爭、疾病、食物和水資源的嚴重匱乏,以及一係列的應對日常事件的不可持續方式。每個危機都有可能毀滅人類生命和整個文明。

也許我們對發生此類事件的原因無法達成一致,但誰也無法改變它們正在發生這一事實。就像那兩個朋友在考慮是繼續朝前走還是退回到原來的安全位置一樣,我們也可以在接下來的100年裏仔細研究每一個危機……但現實是無論是個人、國家,還是生活方式都已經等不到搜集到所有數據、發布足夠報告和討論更多方案的時候了。

因為當我們在評估問題的時候,人們的住所會被地震、“超級風暴”、洪水和戰爭所摧毀;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壤將無法再產出糧食;水井會幹涸;海平麵會升高;海岸線會消失——人類將會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也許這些場景似乎過於極端,但我正在描述的事情已經在海地、日本、美國的墨西哥灣還有幹旱的非洲發生了……而且事情正在變得越來越糟。

就像在進一步研究問題之前最好先移開擋在路上的卡車一樣,在人類的生命受到更大損失之前最好先消除這些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