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兒時的漫漫(1 / 2)

引子

故事的主人公叫姓林,名煙雨。他的父親林則華在為他取名字時,想到這

煙花三月雨蒙蒙便為他的兒子取下了這個略帶文藝氣息,屬於江南人家的名字。

抽上一根煙,火苗燃燒著煙絲,而回憶也隨之慢慢流淌出來。

也許他就是我,也許他不是我。

而我寫在這裏的,隻是我的青春,我的夢想,我的芳華。

煙雨人間落不凡,怎奈芳華逝間盡。

我欲再追溯這段最美的時光,然而回不去的,那不如在塵世中,慢慢老去吧。也許在多年之後翻開這本自己的回憶錄,會感謝那些曾經的過客們,也許沒有他們也不會去成就這樣一個我自己,這樣一個林煙雨。

第一章兒時漫漫

“媽媽,我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我下次保證不再犯錯誤了。”哭號聲一陣又一陣從5樓的一戶人家中傳出來,當然周圍的鄰居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伴隨著哭號聲的,還有一個女性的叫罵責備和手掌與臀部接觸的聲響。“啊,哎呦!媽!我錯了。”“叫你去嚇唬阿太(江浙話中阿太就是太婆),人家年紀這麼大被你嚇出病怎麼辦!今天好好打你才會讓你長記性!”“哇,媽!我真的知道錯了!”。。。。。。

我叫林煙雨,這也許是我小時候家裏麵比較常見的畫麵。我們家一直奉行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理念。而今天,我也就是因在下麵玩的時候嚇唬了一樓住的太婆婆,所以又被母親大人“教育”了。我今年10歲,按理來說正是一個愛玩愛瘋的年紀。但正是因為家裏的棍棒“教育”促使我隻能來學做一個“乖”小孩。當然,這隻有在大人麵前我才是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5歲學鋼琴,6歲學畫畫,唯一愛好就是學習看書的“乖寶寶”。與父母一起去參加飯局,爸媽的朋友總是和我爸媽誇獎我,“這麼好的兒子你們是怎麼養出來的啦,哎呦,怎麼這麼乖這麼聽話懂事的啦,要是我家xxx也像你們家煙雨一樣就好了嘞!”“哪裏哪裏,其實我們兒子也就這樣一般般啦!"每每到這個時候,我的父母總會這樣“謙虛”的回答著。我不禁暗地裏歎了口氣,他們誰曾想過,就在剛才,進門前,我媽還點著我的腦門跟我說:"你看看秀慧阿姨的女兒,在看看你,你能不能有人家一半優秀。同樣是教你們兩個英語,為什麼她就每次來的時候都把單詞背的好好的,你就一個都不會?!”對了,說到這,忘了向大家介紹我的母上大人了。我的母親姓夏名茹,是一所三流大學的英語老師。她也總在平時給我“加餐”補課,看她的架勢,應該是想要我小學畢業前就考出全國英語四六級。而我對這個實在沒興趣也沒天賦(後來的事實證明我媽還是有道理的,而我的語言天賦真心還不錯的,當然這是後話了)。而我媽口中的“秀慧阿姨”就是我媽學校行政的一名老師,也是我媽的牌友。我最喜歡的便是我爸媽都出去“搞搞兒”,也就是打打麻將。這下我便可以去秀慧阿姨家裏,和她的女兒——茹雲,一起“做作業”啦。當然做作業是假,最主要的是他們家有一台電腦。我們家也有一台電腦,但我們家規定,隻有到周末,才可以玩半小時。或者是考試考到全優,可以獎勵半小時。這種規定也促成了我直到現在看到電腦或者使用電腦都有一點心理陰影。但在他們家,電腦是無限開放,並且就在她房間裏。所以一般這個時候我們就一起在電腦前奮戰泡泡堂。如今在某一天我特地重新下載了盛大的這個遊戲,點開之後便覺得畫麵質感全無,也突然明白了,有一種當時的感覺,有一種當初的回憶,再打開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