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胥來到長公主營帳外求見,隨行的宮女領了進去。在近衛營營地中有一塊用籬笆隔離出來的地方,那就是長公主夷佶隨行的宮女們所住的營帳了。籬笆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都是近衛營親兵隊的人。看見張子胥走過來,立即行禮。
張子胥走進長公主居住的大帳,長公主正在看書。啟程以後,長公主的心情反倒好了許多,不再像在宮裏那樣愁容滿麵了。張子胥低聲先向長公主說了新周兩國軍隊的動向以及自己的判斷,然後說:“曉君,我昨天已經派人回新安城報信了,但是我擔心禁軍和兵部的人誤事,所以想讓你寫一封信回去給你父皇。你看任何?”長公主知道形勢危急,立即要來筆墨,飛快地寫下了一封書信封好,然後蓋上長公主的印信。張子胥立即叫人秘密送往新安城,直接麵呈皇帝。板報這件事情,張子胥又說:“曉君,為了給你父皇他們贏得時間,我們必須要拖住新周兩國的軍隊。我估計這裏動手就是一個信號,所謂我們不能再往前走了,必須要拖在這裏,越久越好。這裏離幻山城和佳津城都不太遠,敵人如果來攻,大唐國的軍隊增援會很快。所以從明天起你就裝病,什麼人都不見,再裝模作樣地派人回新安城請禦醫。我倆他們也沒膽子來打。周國使臣要是鬧事,我就先下手為強,把他帶來的人一鍋給端了!”長公主對張子胥自然是言聽計從,立即答應下來。
就這麼一連拖了十幾日,近衛營一步也沒有動。可把那個新國的迎親使臣急了個半死。他當然知道近衛營拖在這裏意味著什麼,可是張子胥軟硬兼施,硬是叫他無法可想。派了七、八撥人去通風報信,也都如泥牛入海,一點回音都沒有。他可不知道他派出去的那些人全部被張子胥派出的人偷偷地拿住了。
這一天,張子胥接到了唐國皇帝李可隆送來的密旨,上麵說大唐國已經掌握了新國軍隊的動向,的確有五萬新國軍隊從三合關偷偷南下,藏匿在佳津城北麵約一、二百裏的地方。大唐國將計就計,已經調派十萬北方鎮守使部隊聯合部分佳津城守軍夾擊該部,一舉殲滅之。為了不引起新周兩國的懷疑,要求近衛營護送長公主繼續向前,到達折柳城一帶紮營。等殲滅那五萬敵軍之後,再調集人馬殲滅潛伏在佳津城和幻山城附近的敵人。
張子胥仔細研究地圖,那折柳城的位置已經前出到距離周國邊界不到兩百裏的地方,距離佳津城四百裏,離幻山城則大約有五百多裏。他頓時明白了聖旨的意思,那是要用長公主為誘餌,吸引新周兩國的注意力,而唐國軍隊在一鼓作氣消滅佳津城的隱患,然後再揮師南下,消滅那兩支兩萬人左右的人馬。如果順利的話,大唐國就已經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而新周兩國損兵折將,士氣定然受損,實力也會削弱許多。
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於是張子胥命令拔營,繼續向周國方向前進。第四天,近衛營一行已經移動到了折柳城北麵約四、五十裏的地方。就在這時,張子胥接連收到好幾份傳回來的情報。第一份是從新國邊境傳過來的,說新國主力大軍約三十萬已經越過了唐國邊境,其前鋒線離折柳城不過七、八十裏了。第二份說道原來潛伏在雲嶺山脈的兩萬新國軍隊已經出山向東南方向移動,似乎想要阻斷近衛營的退路。第三份則說周國的潛伏部隊也開始向折柳城方向靠攏了。第四份則是說唐國軍隊已經於兩天前開始進攻新國潛伏在佳津城北麵的新國部隊。新國軍隊由於猝不及防,遭到重創,目前已經向三合關方向退卻。
張子胥一看,頓時知道糟糕,近衛營的位置已經太過靠前,隨時有被新國大軍包圍的可能,情況十分危急。他在心中暗罵自己糊塗,明知道唐國拿長公主和近衛營作誘餌,卻依然孤軍深入這麼遠,實在是愚蠢之極。他也沒有料到新國主力大軍會突然一齊越過邊境向折柳城方向殺來,這才造成近衛營接敵過近的危險局麵。
張子胥緊張地思索著應該要怎麼辦。馬上撤退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不能在原地不動,坐以待斃。現在的問題是朝哪個方向撤退。撤往佳津城,途中必然被新國軍隊攔截,以三千人對兩萬人,沒有勝算。撤往幻山城,要多跑一百多裏路,況且路上也很有可能遇到周國的攔截部隊,同樣是以寡敵眾。一時間真是進退兩難。
當機立斷,張子胥立即將黃玉升和幾個營長叫來,他說:“各位兄弟,現在情況緊急,近衛營和長公主必須要撤退。從目前情況來看,撤往幻山城雖然要多走一百多裏,但是相對更安全一些。後營長,你現在立即出發,由原路後撤,在我們三天前的紮營的地方折而向西,直奔黃土集。沿途注意搜索敵情。黃副將、右營長,你們帶領直屬隊和右營護著長公主跟在後營後麵,保持間距二十裏。左營長,你立即將周國迎親隊伍拿下,等待交接給前營。前營回來後,左營立即追上右營,共同保護長公主撤退。魯營長,你帶著前營趕快回來接替左營,押著俘虜和輜重物資撤往佳津城方向。沿途分批把俘虜都放了,再把輜重物資拆散了一路亂扔。等今天晚上天黑之後,再轉向黃土集方向,明天天黑之前務必與大部隊會合。記住,所有人必須輕裝,除了武器,隻能帶幹糧和水,其他東西統統扔掉。現在分頭行動。”大家紛紛領命而去,沒多時幾個營的人都按計劃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