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初到邪地(1 / 2)

王建仁乘車曆時四個半小時終於到了此行目的地,那個傳說中鳥不拉屎的地方——zq。這次來zq是受好友之托,一是幫好友的同學解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另一點是探望一下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她可是建仁日思夜想的女神啊,隻不過建仁比較能裝每次見麵的時候都是漫不經心的樣子。王建仁下了車隨便在車站附近吃了點東西,然後坐上了出租車趕往高中同學現在所在的學校也是他需要戰鬥的地方。在路上王建仁感到心頭有一絲絲的不安,而這種情緒在慢慢地升騰,愈演愈烈。他聽老一輩的說過zq這個地方,據說這個地方陰氣很重,屬於華北平原中少見的丘陵地帶,結合他這幾年的搜集的文獻和古書上麵的記載,在元末明初那會兒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陰蝕陣,也不知道是天然形成的還是有大能力者在預謀著什麼,總之被後世清朝的一個民間術士破了大陣,畢竟人無完人,雖說是陣破了,那破陣的術士也拚得是油盡燈枯,最後囑咐的一些禁忌也被他那無用的徒弟給忘記了,哪些禁忌也就隨著那個無用的徒弟下了九泉。總而言之,對於術道人士來說這裏便是禁地,當然啦,除了像王建仁這樣的半瓶醋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勁兒,也正是由於專業人士的拒絕才輪到了王建仁來趟這趟渾水。

伴隨著不安,出租車咯噔的一下就不動了,中年司機下車查看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王建仁見狀便下了車,點燃一根煙也順便遞給了正在引擎蓋下瞎鼓搗的司機師傅一根。看著司機師傅擺弄車自己也不懂什麼,王建仁便往前走了幾步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已經是夕陽半下,馬上就要天黑了的時候了,王建仁心頭非常疑惑,邊撓頭邊往回走。不對啊,明明這裏有鳥不拉屎的名字在頭上掛著可是據他觀察這裏並不是那麼糟糕啊,連綿的小山頭上麵植被茂密,路邊山上的土質鬆軟,山頭綿延的方向也正是風水學裏所說的下黑上土黃,肥木躺中央,一水灌南方,山間必有礦。這是出了奇的風水旺地,這些條件每一樣都很符合,僅差一水灌南方……打開車門是小聲的低嘀咕了一聲,山間必有礦......這時他沒注意到司機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欲言又止。一支煙的功夫司機上了車點火試了一下車子發動了,司機長出了一口氣從反光鏡裏看了一眼王建仁,掛檔起步。直到進了城區司機才開口問起了王建仁“小夥子是外地來看同學的吧?”王建仁點了點頭,司機又說“剛剛那個地方我聽見你說什麼山間必有礦,按照你這個年齡是不應該知道的啊,你是怎麼知道哪裏以前有個礦的?”王建仁正在為這事兒糾結,聽到這眼睛一亮,“你說什麼,那裏真的有礦?那也不對呀,按理說還應該有一條南北流向的河道啊……”司機更納悶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對幾十年前的地貌知道的那麼詳細?難道說他是地理勘探專業的學生?

司機看到王建仁又陷入思考的樣子也不在多言,車子平穩地行駛著,直到出了市區路上的行人漸漸變少的時候司機開始絮叨開了。這個可以理解畢竟這樣的工作是有多麼的乏味,不說話真的就能憋死了。司機看了一下後麵有點昏沉的王建仁自顧的說了起來:“山裏啊有點不太平,我現在告訴你啊,就在剛才車子熄火的地方過去是真的有一個鋁礦,隻不過在開礦的第二年出了事故,鬧出不少亂子後來就給封了。那時候礦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地下河,河裏的魚那味道是相當的美,因為小時候我的父親和二叔都是那裏的礦工,唉,隻可惜啊,那次礦難他們132個工人一個都沒能逃出來,全給悶裏邊了。剛發生礦難的時候啊,我們附近那幾個村的人都封了一樣的用鐵鍬,用手在那裏扒,誰都想把自己家的親人安然無恙的扒出來,那時候沒有救援隊啊,下著大雨,頭頂上響著雷,好不容易扒出來一些沙石又被雨水混合著更多的泥漿給填上……黑心的礦長跑路了,連一鐵鍬的沙石都沒動一下,也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啊,幾年後的一個早晨他的屍體在礦山下的公路被人發現了。整個屍體上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膚,全是深可見骨的抓痕,公安局連調查也不了了之,後來有人在晚上的時候路過那裏聽到過野獸的叫聲,人們都說是山上來了吃人的猛獸了,可是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咱們這裏連個狐狸都不會出現怎麼會有猛獸?所以啊也有一種說法就是那132個礦工回來找礦長複仇來了,從那以後那裏就少有人去了,就連外地來的開發商也像那個礦長那樣的死法死了三個之後那裏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荒山了,根本沒人敢去。公安也組織了兩次搜山結果毛也沒搜到一根。……哎,小夥子醒醒,到了,一共是72,給你便宜兩塊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