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首
箜篌引①
置酒高殿上,親友從我遊。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先民誰不死,知命複何憂。
①《樂府詩集》題曰《黃雀行》。○氣勢。此篇言盛時難恃,樂不可極,其末歸於知命而無憂也。
薤露行①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蟲獸猶知德,何況於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
①《樂府解題》雲:曹植擬《薤露行》為《天地》。國藩按,《薤露》、《蒿裏》,並喪歌也,亦謂之挽歌。
惟漢行①
太極定二儀,清濁始以形。三光炤八極,天道甚著明。
為人立君長,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變故誡驕盈。
神高而聽卑,報若響應聲。明主敬細微,三季瞢天經。
二皇稱至化,盛哉唐虞廷。禹湯繼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懷帝京,日昃不敢寧。濟濟在公朝,萬載馳其名。
①魏武帝《薤露》詩雲:惟漢二十世,所任誠不良。○此篇下有《平陵東》,以長短句近七古,不錄。
篇①
遊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世士此誠明,大德固無儔。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俯觀上路人,勢利惟是謀。讎高念皇家,遠懷柔九州。
撫劍而雷音,猛氣縱橫浮。泛泊徒嗷嗷,誰知壯士憂。
①一曰《篇》。《樂府解題》雲:曹植擬《長歌行》為《》。國藩按,《樂府解題》謂《長歌行》者,以芳華不久,當努力行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此則有遠誌,而思立功於世者,殊與《長歌行》不類。
籲嗟篇①
籲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宿夜無休閑。
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風起,吹我入雲間。
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淵。驚飆接我出,故歸彼中田。
當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宕宕當何依,忽亡而複存。
飄飄周八澤,連翩曆五山。流轉無恒處,誰知吾苦艱。
願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願與根荄連。
①《選詩拾遺》作《瑟調·飛蓬篇》。《樂府解題》雲:曹植擬《苦寒行》為《籲嗟》。《魏誌》雲:植每欲求別見,獨談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時法製待藩國峻迫,植十一年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情韻。
豫章行二首①
窮達難豫圖,禍福信亦然。虞舜不逢堯,耕耘處中田。
太公未遭文,漁釣終渭川。不見魯孔丘,窮困陳蔡間。
周公下白屋,天下稱其賢。
①《樂府解題》雲:曹植擬《豫章行》為《窮達》。○言賢才得知己而用之,則達則福,無知己而棄之,則窮則禍。
鴛鴦自朋親,不若比翼連。他人雖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則流言。子臧讓千乘,季劄慕其賢。
蒲生行浮萍篇①
浮萍寄清水,隨風東西流。結發辭嚴親,來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無端獲罪尤。在昔蒙恩惠,和樂如瑟琴。
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所歡。行雲有反期,君恩儻中還。
慊慊仰天歎,愁心將何愬。日月不恒處,人生忽若寓。
悲風來入懷,淚下如垂露。發篋造裳衣,裁縫紈與素。
①《塘上行》,或以為魏武帝所作,或以為文帝妻甄後所作,歎以讒訴見棄;此篇之意亦同。○此下有《日苦短篇》《丹霞蔽日行》,以長短句近七古,未錄。
野田黃雀行①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①《樂府詩集》,此章與前《箜篌引》,並題曰《野田黃雀行》,而辭意少異。
門有萬裏客①
門有萬裏客,問君何鄉人。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複行,去去適西秦。
①《門有車馬客》,其客多敘市朝遷變、朋舊凋落之事。此《門有萬裏客》,其客自敘行役之苦。
泰山梁甫行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怨歌行①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
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幹。素服開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歎。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
①《伎錄》、《樂府解題》作古辭,郭茂倩《樂府》作曹植。○子建蓋以周公自喻。
名都篇①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揵鳴鏑,長驅上南山。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鹹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膾鯉臇胎,炮鱉炙熊蹯②。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雲散還城邑,清晨複來還。
①《歌錄》雲:《名都》、《美女》、《白馬》,並《齊瑟行》也,皆以首句名篇。《樂府詩集》曰:以刺時人騎射之妙,遊騁之樂,而無憂國之心也。②炮:一作寒。○氣勢。
當欲遊南山行
東海廣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嶽雖高大,不逆垢與塵。
良木不十圍,洪條無所因。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
大匠無棄材,船車用不均。錐刀各異能,何所獨卻前。
嘉善而矜愚,大聖亦同然。仁者各壽考,四坐鹹萬年。
美女篇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歎。
○氣勢。美女如此容華,而安於義命,不輕於求遇合,以喻士不求苟達也。
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按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氣勢。此亦《求自試表》中之意。
升天行二首①
乘追術士,遠之蓬萊山。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
玄豹遊其下,翔鶤戲其顛。乘風忽登舉,仿佛見眾仙。
①《樂府解題》雲:曹植又有《上仙籙》與《神遊》《五遊》《龍欲升天》等篇,皆傷人世不永,俗情險艱,當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與《飛龍》《仙人》《遠遊篇》《前緩聲歌》同意。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陽谿。中心陵蒼昊,布葉蓋天涯。
日出登東幹,既夕沒西枝。願得紆陽轡,回日使東馳。
五遊篇
九州不足步,願得淩雲翔。逍遙八紘外,遊目曆遐荒。
披我丹霞衣,襲我素霓裳。華蓋紛晻靄,六龍仰天驤。
曜靈未移景,倏忽造昊蒼。閶闔啟丹扉,雙闕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櫺,群後集東廂。
帶我瓊瑤佩,漱我沆瀣漿。踟躕玩靈芝,徙倚弄華芳。
王子奉仙藥,羨門進奇方。服食享遐紀,延壽保無疆。
遠遊篇①
遠遊臨四海,俯仰觀洪波。大魚若曲陵,承浪相經過。
靈鼇戴方丈,神嶽儼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戲其阿。
瓊蕊可療饑,仰首吸朝霞。昆侖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將歸謁東父,一舉超流沙。鼓翼舞時風,長嘯激清歌。
金石固易敝,日月同光華。齊年與天地,萬乘安足多。
①《楚詞》《遠遊》章雲: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而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王逸雲:《遠遊》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於世,困於讒佞,無所告訴,乃思與仙人俱遊戲,周曆天地,無所不至焉。
仙人篇①
仙人攬六著,對博太山隅。湘娥撫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於天衢。萬裏不足步,輕舉淩太虛。
飛騰逾景雲,高風吹我軀。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
閶闔自嵯峨,雙闕萬丈餘。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
驅風遊四海,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①《樂府廣題》雲:秦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為《仙真人》詩,遊行天下,令樂人歌之。曹植《仙人篇》曰“仙人攬六著”,言人生如寄,當養羽翼徘徊九天,以從韓終、王喬於天衢也。齊陸瑜又有《仙人攬六著篇》,蓋出於此。
鬥雞篇①
遊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
長筵坐戲客,鬥雞觀閑房。群雄正翕赫,雙翅自飛揚。
揮羽激清風,悍目發朱光。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
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願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場。
①《春秋左氏傳》雲: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杜預雲:搗介子播其羽也,或雲以膠沙播之,為介雞。《鄴都故事》雲:魏明帝大和中,築鬥雞台。趙王石虎,亦以芥羽漆砂鬥雞於此。故曹植詩雲“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揪間”是也。
盤石篇
盤石山巔石①,飄颻澗底蓬。我本太山人,何為客淮東。
雚葭彌斥土,林木無分重。岸岩若崩缺,湖水何洶洶。
蚌蛤被濱涯,光彩如錦虹。高彼淩雲霄,浮氣象螭龍。
鯨脊若丘陵,須若山上鬆。呼吸吞船,澎濞戲中鴻。
方舟尋高價,珍寶麗以通。一舉必千裏,乘颸舉帆幢。
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鍾。常恐沉黃壚,下與黿鱉同。
南極蒼梧野,遊眄窮九江。中夜指參辰,欲師當定從。
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邦。乘桴何所誌,籲嗟我孔公。
①盤石山巔石:上石字有誤,當用連綿字與“飄颻”字對。○詩意大抵言生於帝王之家,處於風波之地,常有性命之憂。
驅車篇
驅車撣駑馬,東到奉高城。神哉彼太山,五嶽專其名。
隆高貫雲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堠,間置十二亭。
上有湧醴泉,玉石揚華英。東北望吳野,西眺觀日精。
魂神所係屬,逝者感斯征。王者以歸天,效厥元功成。
曆代無不遵,禮記有品程。探策或長短,唯德享利貞。
封者七十帝,軒皇元獨靈。飧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發舉蹈虛廓,徑廷升窈冥。同壽東父年,曠代永長生。
○此亦《輕舉》《遠遊》之意。
種葛篇
種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陰。與君初婚時,結發恩義深。
歡愛在枕席,夙昔同衣衾。竊慕棠棣篇,好樂和瑟琴。
行年將晚暮,佳人懷異心。恩紀曠不接,我情遂抑沉①。
出門當何顧,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頸獸,仰見雙棲禽。
攀枝長歎息,淚下沾羅襟。良馬知我悲,延頸代我吟。
昔為同池魚,今為商與參。往古皆歡遇,我獨困於今。
棄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①恩紀曠不接,謂己見疏於文帝,猶婦見棄於其夫也。
棄婦篇
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彩有光榮。
光榮曄流離,可以處淑靈。有鳥飛來集,拊翼以悲鳴。
悲鳴夫何為,丹華實不成。拊心長歎息,無子當歸寧。
有子月經天,無子若流星。天月相終始,流星沒無精。
棲遲失所宜,下與瓦石並。憂懷從中來,歎息通雞鳴。
反側不能寐,逍遙於前庭。踟躕還入房,肅肅帷幕聲。
搴帷更攝帶,撫弦調鳴箏。慷慨有餘音,要妙悲且清。
收淚長歎息,何以負神靈。招搖待霜露,何必春夏成。
晚獲為良實,願君且安寧。
○子建見疏於文帝,屢遷國邑,有才而不見用,自嗟屏逐之臣,故以棄婦自喻。
公宴詩①
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參差。秋蘭被長阪,朱華冒綠池。
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神飆接丹轂,輕輦隨風移。
飄颻放誌意,千古長若斯。
①此在鄴宮與兄丕宴飲,時武帝在,故稱丕為公子。○工律。
贈徐幹①
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圓景光未滿,眾星燦以繁。
誌士榮世業,小人亦不閑。聊且夜行遊,遊彼雙闕間。
文昌鬱雲興②,迎風高中天③。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櫺軒。
顧念蓬室士④,貧賤誠足憐。薇藿弗充虛,皮褐猶不全。
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寶棄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彈冠俟知己,知己誰不然。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亮懷璠璵美,積久德逾宣。親交義在敦,申章複何言。
①劉良雲:子建與徐幹俱不見用,有怨刺之意,故為此詩。②文昌:殿名。③迎風:觀名。④蓬室士:指幹。○情韻。和氏,植自喻,謂己有獻寶之責,而己亦遭刖也。知己,植自指,謂徐幹俟己,而己之冠亦被敝棄也。
贈丁儀①
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
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
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狐白足禦冬,焉念無衣客。
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②。
①李善雲:與都亭侯丁翼,今雲儀,誤也。《魏略》曰:丁儀,字正禮,太祖辟為掾。②呂向雲:《魏誌》:儀有文才,子建贈以此詩,有怨刺之意。○情韻。首四句,賦景物。“朝雲”四句,喻用才則民被其澤,棄才則國無所獲。“在貴”四句,譏時之貴臣,不以薦賢下士為意。末四句,自矢不棄良友。
贈王粲
端坐苦愁思,攬衣起西遊。樹木發春華,清池激長流。
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匹儔。我願執此鳥,惜哉無輕舟。
欲歸忘故道,顧望但懷愁。悲風鳴我側,羲和逝不留。
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誰令君多念,自使懷百憂。
○情韻。鴛鴦喻粲。“我願”二句,喻己思引粲而無良會。“重陰”句,喻太祖。王粲最為太祖所重,故末四句雲爾。
又贈丁儀王粲①
從軍度函穀,驅馬過西京。山岑高無極,涇渭揚濁清。
壯哉帝王居,佳麗殊百城。員闕出浮雲,承露概泰清。
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權家雖愛勝,全國為令名。
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聲。丁生怨在朝,王子歡自營。
歡怨非貞則,中和誠可經②。
①《集》雲:答丁敬禮、王仲宣。善雲:翼字敬禮,儀,誤也。②從軍,謂建安三十年曹公西征張魯。皇佐指魏太祖。權家謂兵法之權謀家也。君子謂丁、王也。丁時為太子掾,位卑,故曰怨在朝。王時免官在家,故曰歡自營。歡怨皆有所不平,故勖之以中和。
贈丁翼①
嘉賓填城闕,豐膳出中廚。吾與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秦箏發西氣,齊瑟揚東謳。肴來不虛歸,觴至反無餘。
我豈狎異人,朋友與我俱。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君子義休偫,小人德無儲②。積善有餘慶,榮枯立可須。
滔蕩固大節,時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儒。
①《文士傳》雲:翼字敬禮,儀之弟也,為黃門侍郎。②偫,待也,一曰具也。儲,謂蓄積之,以待無也。休偫,謂美而有餘也。
贈白馬王彪七首①
序曰:黃初四年正月,白馬王、任城王與餘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後有司以二王歸蕃,道路宜異宿止,意每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②。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③。
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①《集》雲:於圈城作。《魏誌》雲:楚王彪,字朱虎,初封白馬王,後徙封楚;任城王彰,字子文,並武帝子。彰建安中為北中郎將,伐烏丸有功,文帝黃初三年,為任城王,四年朝京,不即得見,忿怒暴薨。○《藝苑卮言》雲:子建《謁帝承明廬》、《明月照高樓》,子桓《西北有浮雲》、《秋風蕭瑟》,非鄴中諸子可及,仲宣、公幹,遠在下風。吾每至《謁帝》一章,便數十過不可了,悲婉宏壯,情事理境,無所不有。又雲:陳思王《贈白馬王彪》詩,全法《大雅·文王之什》體,以故首二章不相承耳,後人不知,合而為一者,良可笑也。②舊疆:鄄城也。③首陽:在洛陽城東北二十裏。○情韻。
太穀何寥廓,山樹鬱蒼蒼。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
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修阪造雲日,我馬玄以黃。
○情韻。
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