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文忠在找八路,八路在找糧食,日軍在不斷的掃蕩、封鎖,大部隊隻有躲在山裏才能與他們周旋,可太行山裏就沒多少能產糧的地方。
看著不少叫十畝地、二十畝地的地名,就知道山裏能有塊大點兒的平地就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
可即便有了地也多是靠天收的旱田,隻能產些小米、高粱,養活山裏自己人就很艱難,更別說已經擴張成上萬人的八路。
山下的平原產糧倒是多些,可季節不對,日本人去年秋就爭過糧,現在正是鬧春慌的時候,村民家裏能剩點口糧的就算不錯的,即使使再大的勁也很難再弄出些油水來。
老劉領了給山裏籌糧的任務,比剛下山時定下的發展、壯大隊伍的目標都重要,確實過去的皇帝都不差餓兵,讓戰士們吃著野菜跟日本人在山裏賽跑轉圈那是笑話。
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縣城以南幾十裏內的富餘戶幾乎都敲打了一遍,可征來的幾萬斤糧食隻算給山裏解了個急,接著派下來的任務更重。
老劉早就惦記上了那些大戶,他們家裏存糧多,弄一個就可以吃個半飽,可這些家主骨頭也硬不好咬,幾輩子算下來與土匪、綁票的打交道已練的油精。
家家都有槍,養著護院,有的還組織了村裏的護衛隊、連莊會,相互串聯著,關鍵時候可以互相援應,再加上官府、日本人的支持,弄不好再蹦了牙。
老劉正猶豫不覺的時候山裏已撐不住勁,派人下來催糧,沒辦法,反複的掂量過後決定先禮後兵,又一次相中的仍是被銅錢、銅板哥倆光顧過的魏莊村的魏尚家,至於理由,他們家在這一帶足夠的招搖,足夠的有錢、有糧。
再加上已經勒死過他家的看門狗,算是敲過警鍾,琢磨著該老實些了,可老劉沒想到自己在南方與地主老財鬥了十幾年的經驗在這裏失算了。
天黑派去魏尚家大門上貼催糧帖子的人直到第二天半夜才回到河套裏的西水窪,原來魏家的狗雖然被吃了肉,可貼帖子的人卻被蹲守的家丁按住了。
自報身份後更招來一頓飽揍,然後扒掉衣服,脖子上栓著鐵鏈子係在魏家大門口替狗看了一天的門才被轟出來,光著屁股怕丟人又躲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回來報信。
看著新收的手下悲憤欲死的樣子,銅錢、銅板更恐懼萬狀的想要找地方躲起來,勒死魏尚家狗的豪氣瞬間煙消雲散,又想起上次鄰村的老六去葛財主家背糧被打折了胳膊現在還沒好。
老劉撓了頭,知道這事處理不好好容易鼓舞起來的士氣就會泄掉,剛拉起來的一隻隊伍也就得散了,更別說給一直在旁邊等著給山裏送糧的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