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落八月斜陽影
山水之秀,險遠尤奇。
峰高欲摧雲,身繞芳草木。鬆林欲眼盡,四時永長青。雲影山色如娥眉,清風輕拂如酒侵。
湖平迷蟲魚,青翠此中映。蓮潔香亦幽,蝶歡環其舞。花光燦燦如靨暈,波痕靜移如綾動。
山已古,水長流。昨日青春年華時,今日深山藏孤塚。
恨雲飛霞散,一半隨風雨。登高臨望天涯情,冷煙薄霧殘陽中。
峰顏不改水長流,歲月埋沒在香丘。
一曲別離寸腸斷,青春年少為誰愁。
此時正是天降酷暑的八月天氣,西南地區的一大特點就是山多山高。在一條蜿蜒如蛇的山腰小徑中,樹上的蟬用清脆而明晰的喉嚨叫個不停,當有人走近時,聲音戛然而止,仿佛夜空中的流星瞬間即逝。樹上的鳥早已閉上了小眼睛做起了白日夢。陽光如烈火把路邊的草木曬得無精打采,一片片綠葉被拷得像溫順的寵物狗拉攏下毛茸茸的耳朵。天空中雲淡如綢,山林中風微聲細,太陽已經偏離中天的位置,向西滑去並留下時間的痕跡。
在路上有六個青春年少的行路人正氣喘籲籲、頭冒大汗艱難地爬著崎嶇的山路,他們的速度和蝸牛比起來還算是占有優勢的。當他們爬到山腰的轉折點時,其中一個外貌俊朗而清逸的少年停住了腳步用憂鬱的眼神看了一下周邊的環境。突然,他對著空曠的山林吼了起來,隻聽到用柔中帶剛的嗓子吼道:
群鳥高飛盡,孤鬆藏山穀。
金榜無名姓,空留漂泊苦。
他的聲音傳向群山,幾秒鍾之後就聽到被遠山擋回來的回音,傳出的聲音一波一波的如海浪湧向天的盡頭,直至最後消失。猝不及防的人聲把林子中的麻雀嚇得受驚,紛紛出巢遠遁,它們以為又迎來了狩獵的季節。
說話者的名字叫韓青鬆,一個剛參加殘酷現實挑戰的失落者,他的高考分數隻與所報考學校的最低標準相差三分,就讓他和大學擦肩而過。他並沒有失敗隻是暫時的失落。
這時他正和同學兼朋友去參加一個同學的畢業酒宴,這位同學就是上麵詩句中群鳥中的那隻幸運鳥,他榮幸地走過鋼絲邁向了大學的門檻,他在考試時發揮得淋漓盡致,之後被外省的一所不較有名的大學所錄取。他家深居山中,抄近路必須得跋山涉水才能到達目的地,要是步行走大路,所消耗的時間是抄小路的兩倍,由於韓青鬆和朋友們沒能趕上最後一趟班車,隻得把行路的任務交給兩隻腳。爬向象牙塔的那個幸運兒因為第二天一早就會登上去大學的列車。韓青鬆在他的盛情邀請下,今天必須趕去參加他的畢業酒宴。
在韓青鬆鬼哭狼嚎後,另一個少年受到無奈、無歡、無情的感染,也忍不住心中的一番苦悶,也向大山傳遞著自己的一腔苦水,大聲嚎啕道:
深山待歸去,洞門泉自湧。
世間本無憂,何不沉魚泳。
這個有著隱者風範的少年名叫林濤,他有一種遁世隱居的趨向,他在高考落榜後打算削發為僧,做一個無憂無慮的苦行僧,林濤就連自己的法號都準備妥當,法號“一了。”,有點一了百了的意思,他把唐僧當偶像,把慧能當崇拜對象,他盼望著有一天能禪悟天下,他對自己的人生看得比清水煮青菜還淡。
在高考做語文試卷時,他隻挑作文題做,其它的題目被他藐視,當然此種心態不會有好的後果,他懷著目空一切的的胸懷在作文紙上寫下二十二個字,等到一個小時過去後,因為高考規定一小時之後才可交卷,他站起來拂袖而去,他寫的作文是一首粗詩,題目是《抒懷》,內容是:腦空腹也空,人生一場空。心竭力也竭,誓要參佛偈。
之後,評卷老師一看,認為這位心地向佛的學生太書生意氣了,於是幹脆成全他,給了林濤九分,語文成績就這數,分數雖然沒讓他九死一生,卻讓他一劫難逃,也就是繼續補習再來一回。
林濤考完回到家後,他把想上五台山的崇高夢想告訴了他老爸,後果是很嚴重的,他被父親狠狠臭罵和狂揍了一頓,一邊打一邊罵道:“讓你讀書考大學,以好有個盼頭,你居然發神經想當和尚,家裏就你這根獨苗,你小子想讓我絕種啊!你、你、你想氣死我啊!”。
林濤本想鐵石心腸抗拒一番,但當他聽到“絕種。”這個熟悉的字眼時,因為平時和別人吵架時,這個詞語是口頭禪,此時他的鐵心開始熔化,他想到作為父親也不容易,一直以來都扛起這個家。林濤最終臣服於父親的教訓,重新回到學校重抄學業,補習參加下一年的考試。林濤卻一直戀戀不忘以前的夙願,既然在現實中不能實現,那就在精神中找回一些零星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