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淮房中的火坑竣工後的第二日,老王嬸來了林家。
老王嬸尚且在娘家做姑娘時,傷了腿腳,現在年老了,每逢秋冬降溫,雙腿更是疼的厲害。
平常時候,老王嬸是很少出家門的,更遑論是出來串門了,因而今天貿然敲響林家的大門,倒是讓林母吃了一驚。
不過,老王嬸來這裏,倒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乃是有喜事兒要說與林母聽。
林母一聽老王嬸是來給林淮說親的,心裏咯噔一聲,想起之前的兩樁親事,莫名覺得心虛。
不過,林母很快又高興起來,自覺這是個好機會,隻要她嚴格把關給兒子找個好媳婦,哪怕是二郎因之前的事兒,心裏還對她有些生氣,也該對她這個母親釋懷了。
林母就高興的問老王嬸,“是哪家的姑娘啊,我認不認識啊?”
老王嬸笑著拍拍林母的胳膊,“興許是認識的,你應該還見過那姑娘的父兄。”也不繼續吊林母胃口,很爽利的說,“這姑娘家和我娘家一個村,不然也不能托到我身上來做這樁媒。姑娘他爹是個木匠,有個外號叫李大錘,咱們村裏買些木桶啥的,差不多都去他家。我記得好像大郎成親前,李大錘還來你們家,給打了兩張架子床,二郎娘你還記得不?”
林母一聽這茬,瞬間恍然大悟,“是他啊。他家裏還有一對雙胎兒子,都跟著他們爹學了木匠活那個李大錘家……”
“對,對,就是他們家。”
老王嬸一見林母的表情,便知這事兒有譜,就又絮絮叨叨的將李大錘家的基本情況說了一遍。
老王嬸性情老實,很是慈和一個老人,眉眼間都是平和笑意,說起話來也讓人覺得舒服。
可她也沒給人做過媒,還真擔心牽錯了線,鬧出對冤家來。
不過,如今這樁親事的女方是她娘家那邊的人,算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二郎更是個好孩子,前程大著呢,若是這兩家湊在親家,也是好事。
況且兩家都是和睦的人家,不存在兄弟爭產、妯娌奸猾的事情,都是難得的好人家,配一塊很合適。
老王嬸把女方家的情況說清楚了,林母就更意動了,尤其是聽到,那姑娘上邊四個哥哥,有一對還是雙胞胎,更覺滿意。
一來是想到,未來親家母能生,那她閨女肯定也能多多的生兒育女,延續林家的血脈;二來也覺得,姑娘家兄弟多,她且是老小,不管是做兄長的,還是做父母的,肯定會多多幫襯她,那麼二郎以後若是有個什麼事情,也不缺幫手了。
想起這事兒,林母便覺愧疚。
她雖為林家誕下兩個男丁,但孩子終究還是太少了,看看附近人家,那戶不是三、五個兒孫,偏她隻生了大郎和二郎。為此事,林母一直對林父心存愧疚,自覺對不起林家祖上。
老王嬸離開後,林母就興衝衝的去尋林淮。
走到後院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才倏地反應過來,兒子如今可不是閑人了,二郎現在忙著呢,每天都要教導十多個孩子讀書認字,不到中午是歇不下來的。
林母往裏瞅了瞅,見二郎果然正全心忙碌,隻能強製按捺下心中焦急,暫時回了前院。
中午學子們放學歸家,林家也開始用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