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安然返回了,也就不要追究了,大事化小。怡親王不再埋怨他,局勢也穩定,正是他圖謀“大事”的好時候。
這自然給成王長了大大的顏麵,在怡親王那裏,他也更好說話。
而此時,惠王的心情卻不甚爽快了。
“難道白抓了那些個遼國的鹽商?!”他氣急起來,嚷嚷著,“晴寬從哪兒找人出的主意,竟這麼容易就把顯郡王找回來了!你說,我要那個石雲開有什麼用!?倒不如趁早換人!”
吏部尚書張耀庭在一旁,卻沒有那麼急,“殿下稍安勿躁,石雲開做事雖然不得要領,但畢竟現在情勢複雜,也怪不得他,況且,今後城內防務還有待他協助。至於成王那裏,臣倒是聽說,他拉攏的那個塞上風雨樓的少樓主,是個江湖人物,恐怕與他有關。”
“塞上風雨樓?”
“對,就是那個以兵器製造在江湖上立足的幫派,尤其,以火器聞名。”
“晴寬還知道找幫手了!看來,真的不能小看他了。”
“不隻如此,簡郡王回朝,也是他借著皇上讓他操辦大閱的名義召回來的。”
“哼,有恃無恐,他早晚要吃虧。”
“正是如此,臣也認為,此時當趁大閱到來之前,給他敲打一番。”
“怎麼個敲打法?”惠王斜睨著眼睛,看這張耀庭,這個吏部尚書又在打什麼主意了。
“工部朱全安那裏,一直在給成王監製兵器,據說,按照那個風雨樓少樓主的要求,趕製起來,還真的有些麻煩。若是大閱之時,兵器不整,甚至沒有新兵新甲,皇上怎麼能高興得起來?”
“那朱全安不是正幹得熱火朝天的麼,哼,他也不是省油的燈,以後慢慢跟他算計!”
“殿下,難道您就不曾想過,讓他協助於您麼?那豈不是更加方便?”
“讓他幫忙?怕也不那麼容易。若不是麗妃在父皇那裏為他說了好話,他也不會坐到工部尚書的位子上,所以他對成王,自然恭敬得很。”
“可這個人啊,畢竟是看錢辦事,利益為先,隻要殿下……”說著,張耀庭搓了搓手。
惠王明白了,於是點了點頭,但也有些無奈:“想我堂堂太子,竟要用這種手段拉攏他。”
午後,一匹快馬,急速馳騁而來,從昌都北門入了城。馬上馱著的,是個滿臉風塵的漢子,他不住地用鞭子抽打著馬背,這馬雖盡力奔跑,卻也顯出了疲態,就快經不住這漢子的反複壓榨,似要耗盡了最後的氣力。按時間推算,狄康應該可以“返回”昌都了,他此刻在恭王府現身,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狄康入府的時候,肖青和晴川正在府中喝茶閑談,又說起那個視錢如命的朱全安,兩人都笑著搖了搖頭。
狄康施禮複命,簡單彙報經過,說明雁門寨大當家宇文讓將如何配合親王,如何盡力維護兩國關係和睦等等,說了一通,這些自然是肖青早就交代,而他也不過是彙報一下並未真正履行的差事而已。看狄康一身粗布打扮,髒亂的發飾,一副長途奔波的樣子,晴川暗道:這個狄副將,還真是賣命啊!
“狄將軍辛苦,我當稟告父親,嘉獎你才是啊。”晴川說道。
“不敢,這是在下份內的事。”
“狄將軍此次去往雁門寨,可有什麼見聞啊?”晴川又顯出了孩子脾性,喜好獵奇。
“這個?”狄康本是個老實沉穩的練武之人,讓他隨便扯謊,還真是有些為難。
“看你也累了,衣冠不整,形象堪憂啊,”肖青笑道,“不如休息一下,稍加休整,待有時間,再和小王爺詳敘吧。”趕緊為狄康解了圍。
“也罷!正好,我還要去拜會大博士,聽他講天方故事,真是吊足了胃口。還有蕭兄和安王講的,都竟然暗合呢!實在有趣!”
“安王?”
“是啊。”於是,晴川又把安王講過的關於“火明珠”的故事複述了一遍,“聽蕭兄講那西域的商隊,怕就是天方國人吧,不遠萬裏到北疆地區,又是為了尋所謂夜明珠,我猜啊,這些人也就是來找這火明珠的。”
“這些不過都是傳說故事,小王爺當不得真,”肖青聽到安王說起的傳說,也感覺很新鮮,但也不過是傳說,聽聽也就罷了。於是,微笑起來,“再說,世上哪有這麼神奇的寶貝。”可說過這話,肖青又想起了什麼,一顆明珠發出溫潤的光芒,照亮兩個孩童好奇麵龐的情景,又映入了他的腦海。
“那可不見得,傳說故事也都不見得毫無根據啊,我父王、母親都聽過這傳說,就連姐姐都說,見過這樣的珠子呢,可惜,我沒那眼緣,不曾見過。唉!”晴川歎了一聲,可轉而又高興了,“還是聽大博士講講天方故事吧,不過,這麼神奇的傳說,他竟沒有聽過,還真是奇怪。”晴川又似自言自語說著,轉而跟肖青、狄康拱手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