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容身之所(1 / 2)

從小虎的話語中,秦賀知道自家的酒坊位於城東南的一條小巷,這裏大多居住的是貧民,按照地址,秦賀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就來到了秦家酒坊。

酒坊已經廢棄,門匾掉落在地上,滿是灰塵,秦家酒坊四字也是模糊不清,秦賀推開門,院子裏橫七豎八的是一個個酒缸,大的小的,殘的破的,到處都是。院子的東麵是酒坊,北麵是以前酒坊工人的住所,西麵是秦家酒坊管事住的地方,地方不算大,但是當年秦家所釀的酒那是十分出名。

因為沒有之前的記憶,秦賀沒有過多的悲傷,有的隻是在顧家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君子能忍,何況秦賀也不打算去報複,畢竟顧家也不容易,也曾收留過秦賀,就當一筆勾銷了。

一壺濁酒,相逢一笑泯恩仇!

秦賀把西麵的房子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自己身上是身無分文,又是饑腸轆轆,隻能是烤上兩個土豆了。

秦賀找來一些廢棄的柴禾,拿出打火機點燃之後,開始烤起了土豆,很快的,土豆烤好了,但是秦賀舍不得用那些調料,一路走來,所看到賣雜貨的商鋪也有七八家,但是秦賀上前打聽,誰都不知道辣椒,玉米和土豆是什麼東西,因此秦賀相信自己所處的時代還沒有這些。

吃過土豆,天已經黑了下來,這個沒有電的時代,秦賀沒有事情可做,隻能睡覺,但是一夜無眠。

清晨的第一縷光亮照進屋子的時候,秦賀已經起來,好在這是酒坊,內部有一口大井,水還是有的。雖然酒坊廢棄,酒坊裏麵的釀酒工具還在,看著釀酒的器具,秦賀知道,蒸餾酒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那麼自己再釀酒或許已經不可能賺到大錢,但是這也是基於秦賀沒有嚐過這個時代的酒得出的結論。

秦賀將院子裏的酒缸酒壇一一清理出來,好的,能用的都整整齊齊的放在一邊,如今已是八月的天氣,玉米和辣椒什麼的是不可能種植了,但是玉米必須要曬幹了才能儲存,所以,秦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大簸箕,將玉米拿出來全部曬在裏麵,秦賀隻有十三個玉米棒子,不敢浪費,隻有將他們全部作為種子。

弄好這一切之後,秦賀得為自己的生計考慮了。酒坊值錢的物件就是釀酒的東西,但是秦賀舍不得拿去變賣,再說也賣不了幾個錢。看來必須考慮其他方法賺錢了。

於是秦賀出了家門,向金陵最是繁華的莫愁湖那邊走去,那裏可以說是整個金陵的生財之道。再過不久就是中秋佳節了,走在路上的秦賀想起了這一個對於中國人來說最是重要的團員日子,但是對他秦賀來說,兩世為人都是孤苦伶仃,又有什麼意義。

“聽說了嗎,中秋佳節快要到了,景王在金陵酒樓舉辦詩詞會,聽說頭名有銀子呢。”兩個人走過秦賀身旁,神色匆匆,談話的內容對秦賀來說,猶如雪中送炭。

秦賀忙跟上兩人,笑著說道,“兩位世兄,不知這消息可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