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欽點探花郎(1 / 2)

至元十三年,燕雲帝都,白帝城

上官玥正和一眾科舉考生在太明殿外,等候皇帝的召見。上官玥身邊的幾名考生說:“玥,你覺得這屆狀元會是誰?”上官玥笑了笑,說:“世事難料,怎麼說得準。這屆考生中,可有不少有背景的考生,不少還是當朝高官。”

太明殿內,燕雲皇帝唐辰正與裕親王唐昊、護國公上官天印、定國公高離要以及丞相司徒翰,查閱著科舉考生的試卷。

“三位愛卿對此屆科舉考生有何見解。”唐辰問道。上官天印將一份試卷拿在手中看了一下,說:“皇上,這一屆的考生,分為了主戰派和主和派。其中大多偏向於輔國公一派的主和派思想,主張通過和親和歲貢,減少軍隊數量,來維持與北唐的關係。隻有一部分考生偏向主戰派的思想,主張大力發展軍隊,培養精銳部隊,養精蓄銳,然後一擊致命,直取北唐核心。”

“其中,以護國公的二公子上官玥、丞相的二公子司徒星宇、三公子司徒星辰,以及定國公二公子高仙芝四人,為主戰派代表。主張在國內組建一支,由各地守軍中的精銳組成的部隊。”唐昊說道,“這四人的想法,正與本王想法一致。”

唐辰看了看桌麵的試卷,說:“三位愛卿和五弟,覺得何人可當狀元。”“護國公二公子、定國公二公子兩人皆為狀元之選,但護國公二公子雖有狀元之才,但更宜探花之雅。”唐昊對唐辰說道,“臣弟記得,當年護國公,好像也是被父皇讚譽為京城第一美男,因而欽點為探花郎。”

“裕親王謬讚了。”上官天印謙虛道。

“此屆狀元,高離要。探花,上官玥。”唐辰說道,“來人,準備紙墨,朕要親書聖旨。”

一炷香時間後,唐辰的貼身太監便向太明殿外的一眾考生說道:“皇上有旨,科舉考生,覲見。”上官玥等一眾考生立馬有序進入太明殿。唐辰坐在龍椅上,上官天印等四人分立左右。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上官玥等人下跪行禮道。“平身。”唐辰說道。

唐辰對著唐昊點了點頭,唐昊拿出聖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科舉殿試,自太祖皇帝起,便是我朝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此屆科舉殿試,眾考生各抒己見,思想可謂百家爭鳴。當朝科舉考生白仙芝,在殿試考試中,對當朝政事以及曆代聖賢的著作理解頗深,文采更無花俏之詞,特封為當朝狀元郎。當朝科舉考生上官玥,在殿試考試中,文采出眾,雖有狀元之才,更宜探花之雅。特封為當朝探花郎。其餘考生中,司徒星宇、司徒星辰……等九人,皆為當朝科舉考生前十甲。欽此。”

“謝皇上。”科舉考生中前十以及欽點的探花郎,共十一人向唐辰行禮道。

“丞相先前跟朕說,今科狀元郎和探花郎,不僅文采出眾,武藝更是一絕,更熟讀兵法,對排兵布陣,行軍作戰,頗有見解。”唐辰說道,“想不到二位愛卿如此深藏不露。”

“皇上過讚了。”上官玥行禮說道,“隻是閑時無事,略微了解。”

“不知探花郎覺得,如果我朝大軍要與北唐開戰,大軍以求一擊致命,打入北唐腹地,需如何才可?”唐昊問道上官玥。

上官玥說:“玉林關、劍門關、加林關、驅魔關、禦龍關、鎮北關六地為我國與北唐邊境,如若開戰,此六地必成主戰場,北唐大軍勢必圍攻此六地。位於禦龍關後的縹緲城,駐紮著護國公麾下的五萬黑龍軍,此五萬大軍,勢必為禦龍關外的北唐大軍所顧忌,因而禦龍關的攻勢勢必不如其餘五關猛烈。”

“至於加林關內鎮守的大軍,乃是神武大將軍古晨的十萬大軍,此十萬大軍,乃僅次於黑龍軍的部隊。加林關勢必也是北唐大軍難以有所建業的一關。劍門關後的劍城,駐紮著龍武大將軍蕭戰的五萬赤龍軍,大可不必擔心。因而,微臣覺得,我朝防禦的重點,應該著重於玉林關、鎮北關和驅魔關三地,可抽調三關周圍數城的半數兵力,加固三關的防禦。加固三關的防禦後,再由六員大將,各帶領一股兵力,在六大雄關外騷擾北唐大軍。最後派出兩股精銳,分別由禦龍關、劍門關兩關出城,禦龍關的精銳繞過黑鬆林,強渡赤渡源,而劍門關的精銳則化整為零,繞過北唐的星城、雅克城,兩軍在黑沙河會師,直取北唐國都天都城。”

唐辰等人聽到上官玥的排兵布陣後,唐辰命人拿出地圖,五人研究了一番後,發現上官玥所說的,正是最快打入北唐腹地的方式。而且玉林關、鎮北關和驅魔關三關,曆來就是北唐攻打燕雲,最容易出現漏洞的地方。按照上官玥所說的調動兵力,正是防禦的不二之選。

“探花郎果真是少年英傑。”唐辰說道,“排兵布陣居然比當朝多數將軍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三言兩語間,就可以布下如此精密的調兵遣將。”

上官玥向唐辰行禮後,立馬回到考生當中。唐辰笑了笑,說:“想不到我朝竟有這等有才之士。”

正當此事,一名太監說道:“公主殿下,皇上正在召見今科科舉考生,皇上有旨,任何人不得入內。”高陽公主唐恩重把太監推開,直接走進了太明殿,唐恩重身邊的婢女說:“公主殿下……”。唐恩重走到大殿裏,行禮說:“父皇,五皇叔,護國公、定國公,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