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疏傑,迭嶂清佳,仙嶽頂巔摩碧漢。西天瞻巨鎮,形勢壓中華。元氣流通天地遠,威風飛徹滿台花。時聞鍾磬音長,每聽經聲明朗。又見那青鬆之下優婆講,翠柏之間羅漢行。白鶴有情來鷲嶺,青鸞著意佇閑亭。玄猴對對擎仙果,壽鹿雙雙獻紫英。幽鳥聲頻如訴語,奇花色絢不知名。回巒盤繞重重顧,古道灣環處處平。正是清虛靈秀地,莊嚴大覺佛家風。
忽而有道道瑞雲降落,有甚著仙獸拉輦,仆從開道,著實氣象不凡。眾仙人個個精神飽滿,氣質不凡,熟絡者彼此間談笑風生,羅漢為眾仙引道,其實這地方,眾仙家都來到過,名額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但也有仙人公務繁忙,抽不了身的,如那月老正忙著牽紅線,自是來不了了。
眾仙家還未到目的地,便隱去了喧囂聲,就連這靈山中凡是有心智靈性的玄猴,白鶴、青鸞、壽鹿等一眾靈物也斂去了身影,時不時地在建築群附近的草木花叢中探出身來,就連一株掛滿了果實的挺拔老樹也輕輕搖曳著綠葉,如醉了的老漢對著一壺美酒作陶醉狀。可這時並沒有大風,顯然這老樹也是一株成了精的草木精靈。各仙佛此刻也進入了目的地。
但看這氤氳光霧流轉中依稀可見一片氣勢恢宏的佛教建築,濃鬱的仙氣籠罩,禪光隱現,宮殿成群,不似凡世間之俗氣,倒是個極佳的天闕,有仙獸蹲伏咆哮於左右,威武不凡的怒目金剛拿著佛家法器於洞開的佛門外。寺中湖泊澄淨地映出仙鶴於天闕上空悠閑地劃出一道道炫目的光彩,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更襯托出此處的出塵。係四通,佛塔坐落,佳木蔥蘢,園林浩大,景色瑰麗。這是一處洞天福地,到處可見奇景,顯示出匠心獨具,靈霧更是到處四溢。萬丈佛光照耀下更是亦真亦幻,待到瑞靄升騰,依稀可見坐落在此間的一座瑰奇寺院,奇異地是從中傳出的隻有一道佛音,其聲音並不是很大,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再向裏望更為驚人,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眾菩薩,眾佛祖、無數的聖僧、五百羅漢、三千揭諦、比丘尼、優婆夷塞,各路神仙、道者、金剛、丁甲、功曹、伽藍、土地,一切得道的師仙,始初俱來聽講,至此各歸方位。那道仿佛虛無縹緲的佛音就來自殿上蓮花台上的現在佛如來!
忽然佛音不再,天花亂墜的異象也緊隨著佛音的消失而逐漸散去。一眾仙佛中道法高超者也從參悟的狀況霎時間恢複清明,頭頂顯出大道異象。其他道法稍弱的則細細斟酌其中佛理滋味,頓悟其中佛理的仙家自然不少,一時間五彩繽紛的異象再次四起,顯然眾仙佛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道賀聲不斷,此時此刻,這場由如來佛親自現身說法算是圓滿落下帷幕了,眾仙佛也各自散去。隻有一名緊皺眉頭的佛家弟子在苦思冥想。觀音菩薩想將其喚醒,卻被如來佛示意阻止:“觀自在菩薩,你且在此等待,他醒來時,讓他來找我。”觀音菩薩自是領了佛旨,在此等候。阿難、迦葉緊跟如來佛祖離去了。約莫著觀音菩薩在此等候的有三個時辰,這佛家弟子便興趣索味的起身,轉過身來竟是個眉清目秀的少年模樣,隻是靈眸深處暴露了他的實際年齡。他這時才發現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稱其為師兄,把事情一說,這佛家弟子頓覺不妙,向觀音菩薩道了個謝便疾如風地離去了,著實失了佛家的風範。原來這在如來佛祖講法時睡覺的是如來的十大弟子當中的二弟子金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