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巨蟒(1 / 3)

在程天賜的印象中,父親永遠是那麼偉岸、正直、謙謙君子,沒有人不稱頌父親的。父親就像一個永遠正確的化身,他活在所有人的心裏。程天賜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努力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他尊敬父親的為人,也佩服父親的本事。所以他從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竭力模仿父親,像父親一樣走路、一樣吃飯、一樣說話、一樣睡覺……當然,他在風水之術的研習上,也竭力效仿父親。從最基礎的山形地貌、陰陽八卦、五行變化開始,程天賜在父親的教導下,一點一點的成長起來。

程天賜甚至曾經在父親的指導下,不止一次幫人看過風水。借著父親的教導,沒有不準的。方圓百裏之內,大家慢慢地也就知道,程大先生家有一個像他父親一樣有誌氣有能耐的好兒子。人們甚至管程天賜叫小先生,小自然是說他年齡小,送他先生兩個字,是把連帶著對他父親的尊敬,一起包裹進去了。

天賜對父親很滿意,對自己也很滿意,他隻是對母親有些不滿意。因為他知道,盡管外間認為他和父親擁有一個很完滿幸福的家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一切都是因為母親。他聽姑媽說過,母親司馬雲霜,曾經是兩江地界上第一美人。在他的印象中,第一美人嫁給了像父親這樣一個天下無雙的奇男子,應該幸福快樂才是。不管她曾經經曆過什麼樣的不幸,父親也應該已經治愈她的創傷。事實上,從程天賜開始記事起,他就覺得父親應該是天底下最溫柔的丈夫,他對母親永遠都是那樣無微不至。盡管父親經常遊曆在外,但他每次回來,都會給母親帶回最好的禮物,可能是祁門最先出產的紅茶,又或者是揚州最好的胭脂,又或者是蘇杭一帶所能找到的最閃最亮的一顆珍珠……但在他印象中,自己從未見母親笑過,甚至從來不曾聽到她開口說過話。母親永遠是那樣冷冷的,對他也好,對父親也好,冷冷的。那是一種刺骨的冷,就算是在夏天,讓她看上一眼,也會忍不住要打個冷顫。最初,天賜曾不止一次試圖與母親說上話,告訴母親,河裏的水已經解凍,或者是院子裏的桃花開了,又或者今年山上出產的西瓜特別大、特別甜……但母親仍舊隻是沉默,就像這一切與她沒有任何關係。她終日把自己關在佛堂裏,吃齋念佛,然後……還是吃齋念佛……慢慢地,天賜已經習慣了母親的冷。

偶爾,天賜會感到寂寞,因為父親經常遊曆在外,因為母親永遠一如既往的冷。這時候,他就會跑到隔壁姑媽家去,兩家隻隔了一堵牆。他喜歡姑媽燒的飯菜,還喜歡和有為以及小有為兩歲的妹妹有琪玩耍,有為永遠那麼玩世不恭,有琪永遠那麼調皮可愛。他偶爾會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個像有琪這樣的妹妹該有多好,也許那樣,自己就不會寂寞了。他們三人總在一起玩鬧,許多時候,父親不在家,天賜便和有為、有琪住在一起,睡在一個大通鋪上,姑媽就會給他們講故事,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故事。天賜就在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中,慢慢地長大。

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事,也許兩家人就這樣一直安穩平靜地生活下去了,平靜的沒有一點波瀾。天賜十六歲那年,這種平靜,終於還是被徹底打破了。

那天,天賜還有半個月就要過生日,他心裏默數著這個日子,等待著父親和姑父回來,等待著父親給他帶回來的禮物。父親和姑父居然在那一天突然就回來了,他們從皖北回來。天賜等來了他的禮物,一把唐人李淳風用過的桃木劍,這是天賜夢寐以求的禮物。他聽姑媽說過,父親和姑父這次出門遊曆,是為了要找一本叫《葬經》的書,他們聽說這本書在皖北出現了,所以直奔皖北而去。現在,父親和姑父回來了,看他們兩個人的表情就知道,顯然一切都很順利,那本叫《葬經》的書,應該已經被找到了。

但也許真的就像姑媽說的那樣,《葬經》是一本與死人有關的書,是一本不吉利的書。父親和姑父歸來當天晚上,“不吉利”的事情就發生了。

大家一起坐在院子裏納涼的時候,屋內傳來姑媽的一聲慘叫。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起跑進屋去,卻看見一條白色的巨蟒,已經將姑媽的半截身體吞了進去。幾個孩子都嚇蒙了,完全不知所措。光楣取下壁上的寶劍,要去砍那巨蟒,卻被那畜生一個擺尾甩了出去,頭朝下在台階上一撞,當場暈了過去。幾個孩子大哭起來,胡耀祖心中慌亂,拿了掃帚想要去打那畜生,但他卻是個性格懦弱的人,離那畜生一丈來遠,再也不敢靠近。那畜生瞬間就將姑媽整個人吞下了肚子,再一轉眼,像一陣風一樣,消失在夜色裏。胡耀祖掃帚掉落在地,整個人站不住,也癱軟在地上。有為有琪兩兄妹口中喊著媽媽,抱頭痛哭不已。天賜喃喃地喊著姑媽,不敢相信剛剛發生的一切。

胡程二人剛剛從皖北歸來,一起用餐那會,一家子還是有說有笑的。用餐結束後,大家在院子裏納涼,姑母不過是去屋內拿些幹果的功夫,時移世易,竟然會發生這樣大的變故。一時間,屋內淨是三個孩子的嗚咽啜泣之聲。胡耀祖終於回過神來,程光楣也已經蘇醒過來。耀祖倏地跑向光楣,緊緊地抓住光楣的兩肩,咆哮道:“這是報應啊……報應啊……”光楣沉默不語,隻是抱住妹夫,眼淚卻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下來……

此時此刻,這邊的屋子,已經是一片混亂……另一邊的屋子,卻傳來佛堂的敲打木魚聲……天賜透過牆上的窗孔,隱約看見佛堂內的影子,那是他母親的影子,心裏忍不住生出恨意來……

一夜就在這樣嗚咽啜泣聲中度過……天終於亮了,大家都已經困頓不堪,卻聽山後一聲巨響傳來。光楣第一個反應道:“不好……”急忙朝山後跑去……胡耀祖也緊隨而來,緊隨其後是三個孩子……

山後是光楣的祖墳所在。昔日,光楣耀祖兩人遊曆州縣時,發現了這座九龍山,因而兩家人選擇在這山腳下定居,光楣還將父母的遺骸遷移至此。這九龍山說是山,其實不過就是九個平地上兀然立起的山頭。九個山頭,中間那個最高,沿兩側山頭高度遞減,當地人將其稱之為九龍山。光楣心裏知道,這九龍山其實跟龍沒有絲毫關係,但卻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尤其是這正中間的主峰玉龍峰。按照程大先生的推理,這正中間的玉龍峰,應該是上古時期的白色巨蟒幻化而成,左右各四個山峰應當是上古時期的得道高人為收服巨蟒,而擲下八顆玉石幻化而成。耀祖將信將疑,既然光楣堅持要在此定居下來,他也沒有多加反對。至於光楣堅持要把父母的遺骸遷移至此,耀祖就覺得有些過了,他雖不反對,心下則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