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3 部落戰爭(1)(1 / 2)

草色青青,流水潺潺。

祁嶺的忘憂河畔,一群孩童正在嬉戲。

這群孩童中大的不過十二三,小的隻有三四歲。他們模擬著抵禦凶獸時常用的八卦陣形,一會兒衝上高坡,一會兒遊於河底。雖是戲耍,也是習練。

站在一旁的大石上指揮“戰鬥”的是孩童中年齡最大,肩膀最寬,個頭最高,自稱“小將軍”的祁阿猛。

祁阿猛天生神力,早在八歲時就能徒手舉起二百斤重的大鼎。隨著他的長大,力道的增進雖不比小時候快,但碗口粗的古喬木也能毫不費力地一掌劈斷。祁族的長老們都說阿猛是傳說中的上古戰神轉世,將來定能帶領族人恢複遠古的輝煌與榮耀。

祁阿猛的父親祁盛公當然喜歡聽到別人誇讚自己兒子的話。但身為祁族族長,祁盛公卻並不像其他長老那樣樂觀。族長祁盛公是祁族百餘口人中為數不多的武學奇才,年輕時曾外出學藝。他了解自己的兒子:阿猛除了力氣大之外,其他方麵卻也平平。祁盛公見過許多天賦異稟的孩童,知道他們絕不僅僅力道超俗那麼簡單。

這話他從未對人說過,聽到其他長老誇讚阿猛時也隻是笑笑。一是怕掃了族人們的興,畢竟自上一代戰神死後,祁族在近百年來再也沒出現過能人異士,兵器庫裏那些輔助修煉的古老法器長久無人使用,早已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再者,他怕傷了兒子的心。妻子去世的早,而他又得為族裏的事日夜奔忙,兒子沒人照顧,經常是跑到誰家就在誰家吃飯。吃百家飯長大的兒子,雖是親生,但也像是隔了一層解不開的迷紗。好在阿猛好勝心強,骨子裏透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並沒有因別人的表揚而不知天高地厚,在功夫的習練上從未鬆懈過,這點令祁盛公甚感欣慰。

孩童們在祁阿猛的指揮下捉住了“猛獸”,一陣歡呼雀躍後,將“猛獸”舉起扔進了河中。

那在遊戲中扮演猛獸的孩子名叫祁阿呆。

阿呆人如其名,長得呆頭呆腦,平日裏沉默寡言,對男孩子們喜愛的刀槍棍棒之類的東西絲毫無興趣,卻對山裏的狼群,地下的螞蟻,樹上的蜂窩情有獨鍾,尤其是對尋找螞蟻窩這項活動喜愛倍加。

族人常嘲笑阿呆是個沒有出息的小東西,說他除了模樣乖巧之外,再無半點可取之處。這樣評價阿呆並非沒有根據:論力氣,阿呆是同齡孩子中臂力最小的,甚至連比他年紀小許多的孩子都不如;論智力,阿呆的腦袋瓜也不大靈,族規、祖訓背了好幾年還是磕磕絆絆的說不全,更別說武學心法口訣之類難記的東西了。

但族裏年紀最大的長老祁祖公卻對小阿呆疼愛有加,常在人前誇讚阿呆是族裏的孩子中最有天資的一個。族人不懂,笑問祁祖公:“您說阿呆?他能有什麼天資?”每當此時,祁阿公總要仰天大笑三聲,等把別人的胃口掉足後,突然神神秘秘地小聲說:“此乃天機,萬萬不可泄漏!”說罷,拂袖而去。

族人知道祖公喜愛說笑,對他表揚阿呆的話也就不敢全信。

總之,在忘憂河畔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小將軍”阿猛帶領著一幫半大的孩子“衝鋒陷陣”,把阿呆當作敵人追逐獵殺。阿呆邁開小腿撲騰撲騰地往水裏跑,跑不了幾步就被追上。被“俘虜”的阿呆被孩子們舉起來拋向天空,最後扔進河裏,歡笑聲響徹整個忘憂河畔。

遊戲後的阿呆常一個人蹲在樹根旁尋找螞蟻窩。隻見他表情凝重,隻有在找到了螞蟻窩後才會笑出聲來。其他的孩子們見阿呆為了一個小小的螞蟻窩笑得如此開心,總要跑過來奚落他一番。個別年齡大的還要扛起他的胳膊腿,學著螞蟻搬米粒的模樣朝前跑個百十米的距離,然後往水裏一扔,再嬉笑著跑開。阿呆被嗆了水,但也不惱,笑嗬嗬地爬起來,甩甩身上的泥,繼續跑回去觀察他的小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