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海外大千世界(1)(2 / 3)

難道是空運?難道真有所謂的天外來客?關於構建的種種猜測

很少有人知道金字塔背後的這個名字——伊姆·荷太普,據說他就是金字塔的設計者。在伊姆的天才麵前,在他超越時代的智慧麵前,我們隻有驚訝和疑問。因為神跡般的金字塔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係列巨大的問號。

在古埃及人沒有水平儀,沒有動力設備,甚至連直尺都沒有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在金字塔底部平整出一塊52900平方米的塔基的?據測量,塔基四條底邊的長度相差不到20厘米,即誤差率幾乎不到千分之一;它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僅相差127厘米,誤差率不到萬分之一;它的東西軸和南北鈾的力位誤差,也不超過5弧秒。據說,古埃及人最好的測量工具就是自己的胳膊,他們稱之為“腕尺”。就是靠這種極不穩定和極不準確的“腕尺”,埃及人完成了精準的施工。

為了確保金字塔的萬古長存,伊姆·荷太普聰明地摒棄了木材和鐵釘。因為木質易腐,鐵質易鏽,它們都無法長久地與時間和重力抗衡。於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上沒有木材,沒有鐵器,而且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這些石塊被親密無間地拚結在一起,甚至連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

他們沒有現在的石材切割機,沒有打磨機,難道真的完全憑手工鑿成如此平整的石材嗎?直到現在,這依然是全世界的建築學家、考古學家們爭論的問題。人們爭來辯去,至今仍沒有結論。

好了,我們現在先假設那些石頭已經被埃及人用一種神秘的方法弄成了嚴整的方塊,那麼,他們又是如何把這些石塊一層層壘上去的呢?

有人說埃及人是運用一種木製的船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將巨石一點點舉高,一層層壘上去的。想象是美妙的,如果我們在實驗裏做這樣一個模型,也可以完成一些基本操怍。可關鍵是,那是在古代的埃及,那些船形工具麵對的是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噸的龐然大物。所以,誰又能告訴我們那些能支撐幾噸、幾十噸重物的支架和繩索是從哪裏來的?

有人想到了沙子,認為埃及人是運用填沙法,沿著塔基填沙,沙圍隨著塔基升高,充當腳手架,塔成之後,再清除沙子。可是,要想在一座高146米、塔基邊長約230米的龐然大物旁邊圍上沙子,需要多少沙子呢?這麼多的沙子從哪裏來?人們又是如何將這些沙子運來運去的呢?

還有人說填的不是沙子,而是鹽。工程完工後,隻需要用水將這些鹽溶解,而不需要搬走。但是,人們如何找到這麼多的鹽?更何況,鹽比沙子還有更大的劣勢,那就是一場暴雨就可以把金字塔周圍變成一片鹽水的海洋。

另外,人們在胡夫金字塔北距地麵13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個神秘的入口。這個入口是許多盜墓者、探險者、考察者爭相光顧的地方。但是從公元9世紀到現在,與這個入口相連的內部結構依然幽暗如同迷宮。

金字塔內部是另一個詭異的世界。這裏的通道如同蛛網般密集,牆壁光滑,上麵飾有浮雕。通道裏有整齊的台階,如同血脈一樣朝四麵八方延伸,它們經過墓室,一直到達更深的地下。金字塔的墓室裏有通氣孔通到塔外,據說通氣孔是留給死者靈魂自由出入的。有兩條氣孔,一條對準代表永生的天龍座,一條對準代表複活的獵戶座。可見,這兩個星座的確是古埃及人向往的靈魂飛升之所。人們不免又要問,這樣精巧的設計和構思,古人又是如何在4500年前完成的?

還有,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們在埃及所有的金字塔裏都沒有找到照明的痕跡。即便考古學家動用了最現代化的儀器,將金字塔裏積存4500年之久的灰塵都分析了一下——據說,這些先進的儀器可以分析每一粒灰塵中的百萬分之一的化學成分——但人們沒有找到燃燒時由煙凝積成的煙灰——炱,更沒有找到刮掉煙炱的蛛絲馬跡。那麼,古人是如何照明的呢?他們在雕飾浮雕、清掃墓室、搬運王屍的時候,難道如盲人一樣在黑暗中進行的嗎?

在曆史的漫漫長夜之中,埃及人用怎樣靈光一閃的智慧成就了金字塔的偉大和輝煌?

秘密與巧合

在對胡夫金字塔的深入研究中,人們發現了更多惹人驚呼的秘密:

①(金字塔)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②(金字塔)塔高×1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③(金字塔)塔高的平方=塔麵三角形麵積

④(金字塔)底周長:塔高=圓圍∶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