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正月十五鬧元宵(1 / 1)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叫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花燈、吃元宵,非常熱鬧。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呢?這與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有關。傳說漢武帝時的一年冬天,京城裏下起了大雪。東方朔見禦花園裏的梅花非常漂亮,就想折幾枝給漢武帝欣賞。可剛進園門,他就發現有個宮女要跳井自殺。東方朔連忙上前把她搭救下來,並詢問她自殺的原因。

宮女哭哭啼啼地說:“奴婢名叫元宵,進宮已經十年了。十年來,奴婢一直沒有見過家中的父母和妹妹。如今,奴婢實在難以忍受這種離別之苦了,便想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決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於是,他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前來占卜的人非常多。可奇怪的是,不論大家問什麼,所得的卦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這可把長安城的人們嚇壞了,他們趕忙尋求破解災難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晚上,火神君會派一位紅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也沒有辦法破解,不過你們可以按照這張紙條上所寫的,去找皇上想想辦法。”很快,漢武帝接到了有關這件事的奏報。根據紙條上所說,長安城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會遭遇一場天火,全城都會被燒個精光。漢武帝非常擔心,連忙把東方朔叫來想辦法。東方朔假裝想了一會兒,然後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正月十五晚上,我們可以讓宮女元宵做好湯圓,皇上焚香上供。同時,皇上再下令全城家家戶戶都做湯圓,一齊供奉火神君,再讓大家在城裏掛滿紅燈籠,放鞭炮、煙火,就像滿城起火一樣,說不定可以消除這場災難。”漢武帝聽後,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便傳旨施行。

於是,正月十五那天,長安城裏張燈結彩,人們都出來賞燈、遊園。宮女元宵的父母和妹妹也進城來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都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出來遊園的宮女元宵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向傳來聲音的方向跑去。就這樣,元宵終於與家人團聚了。

正月十五過後,漢武帝見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非常高興,便下令:以後每年正月十五,全長安城的人都要做湯圓敬奉火神君,全城掛燈籠、放煙火。於是,正月十五吃湯圓、觀燈、放煙火的習俗便傳了下來。而且,由於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便把湯圓稱為元宵,把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