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吾衰矣!
悵平生,交遊零落,隻今餘幾。
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
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
江左沈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雲飛風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
一彎醉月,一縷茶香,舞榭歌台顛覆了幾世情殤。
人間四月,獨倚幽窗,青陌轉角的幽深小巷,抬眸間,時光微涼。浮生許諾,半世情殤,終難忘,相濡以沫的過往。
縱使煙雨靡春色,浮華不掩幾世殤!
一盞孤燈,影下閑愁,寂寥間,你儂我儂,簾帳下羞弄閨情。
一寸橫波,岸上孤影,惆悵處,世事紛擾,終化為波瀾不驚。
繁華過往,俗世輪回,依稀夢裏,江南某個石巷!一遐邂逅,一雙清眸,驀然煙雨下的淺黛微妝。
你挑燈回看,感物是人非,我驚起回眸,歎往事難追!相見既晚,何負歡顏,剪一窗歲月,共葬流年!
明朝末年,北方戰亂不斷,大批文人才子紛紛避到相對穩定的江南,金陵一時風雲際會。古都,美人,英雄,相互輝映。數不盡的風流人物,道不盡的亂世情愁。人世間太多悲歡離合從這裏開始,卻無法結束。
秦淮河邊自古就是文人薈萃之地,從江南貢院走出的士子,閑來走進秦淮邊的青樓,聽一段小曲,戲一陣豔娘,談詩論道,諷古刺今。談一段曠古絕今的愛情,留一段美滿的傳奇故事。文人騷客,常常如此。
古代入了樂籍的女子,都要學幾段小曲,念幾句詩詞,以博客人歡心。琴棋書畫外,煙花女子,仿佛命中注定,命裏多舛的女子要萬般辛苦。這世間,之於她們,沒有公平,隻有殘酷和孤獨。
秦淮河畔的女子,從詩詞曲賦中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更從來往的讀書人身上升華了自己的文學素養,於是她們也常加入客人們的討論中,沒想到語出驚人,一時聲名遠揚。那些美豔嬌弱的女子,個個都婀娜精彩。
柳如是就是這河畔青樓女子中脫穎而出的歌姬才女。清麗脫俗,婀娜多姿,在秦淮河畔頗具盛名,令無數英雄競折腰。也許,美麗紅顏,注定世事難捱,經曆歲月蹉跎,風雨滄桑,終究躲不過命運的折磨。
夢中本是傷心路。
芙蓉淚,櫻桃語。
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麼。
安排無限銷魂事。
砑紅箋,青綾被。
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
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憶夢》
憶往昔,曾經劫數重重,經曆萬般滄桑,蹉跎了歲月,蹉跎了人生。這一切,都始於那一年,那個地方——萬曆四十六年,柳如是出生於浙江嘉興,人傑地靈,江南水鄉的秀美給柳如是平添了幾分靈氣,嫋嫋幽香,隨之傾放。
自古紅顏多舛命!
柳如是,原名楊影憐,自幼聰慧好學,但無奈家貧,幾經飄零,最終被輾轉販賣到吳江為婢。縱有傾世才貌,難辭世事離傷。命運,難以抵抗,亂世之中,女子萬般無奈,更無容身之地,隻能隨波逐流,飄零孤苦。
十歲時,柳如是的命運便已注定,幾經波折,被江南名妓徐佛收養。幼年的柳如是終於有了飄零多年後的第一個歸處——歸家院,是歸處也是命運,無法抗拒。柳如是,這一生的悲催,都從這裏開始。
盛澤歸家院雖為風月之地,卻也練就了柳如是的絕世才情。
柳如是雖然年幼,但因曆經波折,於是更能察言觀色,很會體察徐佛的神情,因此很討徐佛的歡心。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既已墜入章台,回首無歸處,與其終日乞憐,莫如安安穩穩,幽幽悵悵,穩度餘生!
柳如是機靈乖巧,聰慧可人,於是在歸家院眾多姐妹中,徐佛尤其偏愛柳如是。
徐佛是歸家院的掌門人,會操琴,擅畫蘭草,姿容亦不俗。
幼小的柳如是來到歸家院後受到徐佛的熏陶,沒過多久,也能詩詞,亦擅書畫,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也深得後人讚賞,“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柳如是姿容本就超群,如此一來,才藝也日益出眾。